理政大臣樊须率先发言道:“臣以为,楚既代周,沿用‘王’号即可,自武王伐纣封楚子以来,我先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终成今日气象,‘楚王’之称已深入民心,不必更改。”
卜子夏却摇头反对道:“王上,臣以为不可,周室衰微,‘王’号已失其威严,除此之外,周室六百年以来,有诸侯称王者不计其数,如徐偃王、吴王、越王,还有一些戎狄之王,比比皆是,若楚国仍称王,何以彰显共主之尊?”
徐偃王才是诸夏第一个称王的人,只是徐国也因此覆灭,比不上后面的楚国。
“卜子夏大人言之有理!”,理政大臣昭信也说道:“臣闻商朝之君称‘帝’,威严隆重,四方宾服,楚既代周而立,当效商制,称‘帝’方可显尊贵。”
“帝号甚好!”不少大臣听到昭信的提议纷纷附和,说道:“昔商汤为帝,奄有九有,率夏遏刘,今大王功业堪比商汤,正宜称帝!”
熊章静听群臣议论,面色平静,目光却深邃如渊,他注意到弥生一直沉吟不语,便开口问道:“既然尊号之说由卿提起,那不知道弥卿有什么看法?”
弥生听到自家大王发问,连忙躬身一礼之后说道:“大王明鉴,臣确有所思。商帝之号固然威严,然商室为周所代,此帝号已经是失败者,今楚继周统,并开创出前所未有之局面,岂能简单效仿前朝?”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总理大臣弥生身上。
“那依弥卿之见,该当如何?”熊章再问道。
弥生挺直腰板,声音陡然提高道:“臣观大王功业,一统诸夏,平定乱世,文治武功皆是有史以来最为显着之人,昔者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然大王之功,可谓功过三皇,德超五帝!”
殿内群臣闻言皆是哗然。
三皇五帝乃上古圣王,谁敢妄言超越?但细想自己大王熊章功业:南平百越,北服中原,西镇青海,东定海外,确实前所未有。
弥生这时候继续道:“故臣斗胆建议,何不在三皇五帝之中各取一字,名为‘皇帝’,以彰显大王功德之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皇帝。。。”熊章轻声重复着这个词,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想不到两百年后本该由李斯向秦始皇提出的尊号,今日竟由弥生在这个时空提出,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却又奇异地流向相似的河道。
殿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
“皇帝!好一个皇帝!”,太子恒率先赞叹道:“三皇五帝,德合天地,王兼其美,堪称极尊!”
“皇帝之称,确比单称帝更为尊贵!”樊须这时候也转变了态度,说道:“如此方可显我大楚与众不同。”
群臣纷纷拜服:“臣等附议!请大王即皇帝位!”
熊章压下心中波澜,缓缓起身:“诸卿请起,‘皇帝’之号,确实前所未有,既然众卿一致认为可用,那便定尊号为‘皇帝’。
然寡人。。。”他稍作停顿,适应着新的自称,“寡人虽为皇帝,仍当敬畏天地,勤政爱民,方不负此尊号。”
“大王圣明!”群臣齐声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