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章三十七年十二月中旬,封禅台建成。
台高九丈九尺,取九九至尊之意,
台分三层,上层圆形以象天,下层方形以法地,中层八角以应八方。
在封禅台的正南方间隔不到五百米,还有一楼,名为承天楼,楼中有九鼎,九鼎楼上就是出世不久的洛书,这洛书珍贵,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有机会仔细观看。
这承天楼内的九鼎自然是仿制的,真的九鼎至今还放在楚王宫的承天殿内。
十二月二十八日,这是一个由楚国太史亲自挑选的吉日,而禅让大典就在这一天举行。
这一日,天色未明,洛邑城外已是人山人海,各国诸侯、使节齐聚台下,甲士列阵,旌旗蔽日。
辰时正,号角长鸣。
年轻的周天子去疾乘玉辇而出,着十二章纹冕服,手持玉圭,他面色平静,唯有微微颤抖的手指出卖内心波澜。
随后是楚王熊章的车驾,玄甲卫士开道,六骏并驰,熊章屹立车上,身披玄色王袍,腰佩七星龙渊剑,虽然不戴冠冕,却自有一股威震八方的气势。
就在楚王熊章出现的刹那间,场内的百姓们顿时欢呼如潮涌:“楚王!楚王!”
不远处的周天子去疾见到这一幕,心中更是有无尽的苦涩,这些百姓之中可还有不少周人啊。
楚王熊章缓步登台,而天子去疾和其他诸侯早已经在顶层等候,楚王熊章与周天子去疾的目光隔着封禅台相望,只一个瞬间,天子去疾就承受不住熊章那极具威势的目光。
熊章见状也只是淡淡一笑,不以为意。
封禅台台阶很高,熊章在总理大臣弥生、理政大臣端木赐、禁卫军将军宋武、黑衣卫将军壹四人的陪同下缓缓走上封禅台。
“臣拜见大王!”,楚王熊章来到这封禅台高处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率先向天子行礼。
因为这一刻,天子去疾还是天子,楚王熊章还是臣子。
天子去疾见状,连忙向熊章还礼:“楚王!”
“见过楚王”,封禅台上的几位诸侯同时恭敬的向楚王行礼。
楚王熊章见状,也是笑着躬身回礼。
封禅台上的几位诸侯,说是诸侯,但其实已经是楚国的臣子。
宋国、东齐国这两个国家已经跟楚王完成易地,宋国的臣民已经迁居海外宋州(新西兰),宋国如今之地也已经被楚国接管,宋国国君之所以还留在商丘,就是为了今日。
东齐国已经完成了迁徙海外东齐岛(东帝汶)的准备,随时可以迁居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