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恒听到宋使戴欢的话,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宋国作为爵位最高的诸侯,若是由宋国联络其他存在的诸侯推举楚国为共主,貌似使得楚国上位更具合理性。
太子恒想了一会儿之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孤需与父王及朝中大臣商议,戴相国且回驿馆休息,三日之内必有答复。”
戴欢见状也不坚持,而后告退离去。
之后太子恒立即召来弥生商议,弥生看完宋公德的书信之后,眼中精光闪烁:“殿下,此乃天赐良机!不费一兵一卒,即可得宋国全境。”
“海外之地太广,有好也有坏,我们还需要好生研究一番才好”,太子恒说道。
弥生却笑道:“太子,不久前新得的新州(新西兰)地广人稀,距中原万里之遥,即便给了宋国,也在我楚国海军掌控之中,况且,此举可向天下展示楚国的仁德,何乐而不为?”
“新洲吗?”,太子恒思索良久,终于点头道:“那就请先生随我一同面见父王吧。”
楚王熊章在听完汇报后,站在巨幅地图前久久不语。
“宋公倒是识时务”,熊章最终开口,而后手指在地图上划过,说道:“就将新州给他们吧,那里气候与楚国相似,宋人迁居后,也算是彻底可以与世无争了。”
就是可惜新州(新西兰)这片沃土了,熊章是准备留给自己儿子当做封地的。
新州偏僻,虽无王霸之基,但胜在与世无争。
“父王圣明”,太子恒恭敬道:“那具体的条款。。。”
"让弥生去谈。"熊章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道:“记住,要让天下人知道,是宋国自愿献土,楚国仁义接纳。”
之后由太子恒坐镇,总理大臣弥生负责与戴欢谈判,这场谈判持续了整整十日。
戴欢据理力争,为宋国争取最有利的条件:楚国需提供船只协助移民,保证宋国宗庙在海外延续至少百年,允许宋国保留部分典籍和礼器。。。
最终,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条约正式签订,宋使戴欢站在王宫大殿上,看着楚王熊章在羊皮卷上盖上玺印,心中五味杂陈。
“戴大夫,回去告诉宋公”,熊章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楚国必不负约,三月之后,寡人会派船队前往宋国,协助贵国迁往新州。”
戴欢深深拜道:“外臣代我国君及宋国百姓,谢楚王厚恩。”
离开襄郢那日,天空放晴。
戴欢的马车再次驶过那平整的水泥道路,只是这一次,他的心情已完全不同。
“大人,我们。。。真的要做楚国的海外之臣吗?”,副使低声问道。
戴欢望着远处楚国的山川,轻声道:“这不是屈服,而是生存,在历史的大潮前,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走得更远。”
马车渐行渐远,消失在楚国的地平线上,而在襄郢的王宫中,楚王熊章正与太子恒站在地图前,目光已经投向了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