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看来朕与此人,还真是有说不出的缘分啊!”
小皇帝看清楚那糊名之后,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被自己一眼看中的这份试卷,他的作者就是在殿试之中给自己留下极为深刻印象的黄廷晖。
“陛下!”
“是否还是要去此人为状元?”
张德荣以确认的语气看向小皇帝问道。
“当然!”
“取!”
“为何不取他为状元?”小皇帝此时极为高兴,他直接点了黄廷晖的这份试卷为状元的试卷。
由此,小皇帝点的第一份试卷也就尘埃落定了。
黄廷晖成为了此番殿试的状元郎。
……
三月十五日是殿试的日子。
殿试阅卷时间为三日,所以在三月十八日,殿试的最终名单也就被公布了出来。
在殿试放榜的前一日,那些参加过殿试的士子们,都去国子监领进士巾服。
毕竟他们眼下差不多已经都是进士了。
只是最终的榜单还没有出来罢了。
至于为何要领取进士巾服,那是因为明天士子们金殿传胪时,必须要穿着这进士巾服才符合规范。
黄廷晖等人来到的国子监面前是高大的牌坊,而一旁则是雄伟的孔庙。
这所谓的国子监,在古代被称之为辟雍,乃是天子所设的国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作为华夏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汉代之后始设国子学,至杨国时,改为国子监。
前朝,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后来设置的国子监,属集贤院,下辖国子学,设置祭酒、司业,掌管教令;监丞,专领监务。
至于南监建于太祖皇帝十五年,规模尤盛。
等到了成祖皇帝元年,在京城设国子监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黄廷晖与其他准进士们入国子监,顺利的领到了进士的巾服。
这所谓的进士巾服,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礼服。
毕竟只要一穿上这礼服,就表明了自己拥有进士身份。
能够穿上这一身礼服的话,绝对是自己一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
进士礼服为襕衫的样式,但更接近公服,深蓝罗衣深青缘边,圆领大袖“广而不杀”。
而头上戴的进士巾,左右展脚还特别垂有皂纱飘带,一对簪花,附有一对抹金银牌“恩荣宴”。
革带青鞓,黑角带版,垂有挞尾,作为难得的荣耀。
殿试之后的传胪日,新科进士们,包括状元都会换上一套国子监颁发的新衣“进士巾袍”。
以上表谢恩,并接受皇帝的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