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少林风景宜人,古刹、古柏、铜钟等,有着古雅别致。
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牌匾上写着:少林寺。
一进山门,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两旁碑石如林,故称碑林。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
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之后,又有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这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殿前甬道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重约650公斤。藏经阁的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
在堂室坐下,孤独康与少林方丈闲聊了起来。
而这时,小沙弥送上了茶水
独孤康品着茶水,暗自感叹:少林寺衰弱了。此时的少林,有些外强中干,远没有唐朝时强盛。
而更令他惊讶的是,这个少林方丈竟然不会武功。
一个堂堂少林方丈,身为武学圣地的掌门,竟然不会武功,听起来就有些不靠谱。
可是,在惊讶之后,独孤康便觉得正常至极,隐约间,在少林内赶到一丝强者气机。那个强者,气息收敛,若不是静心感应,根本察觉不到。
虽然这个少林方丈不会武功,可独孤康依旧兴趣十足。不会武功,并不代表不懂武功,有时旁观者清,外行比内行更了解武道。
“方丈,剑道分为几个境界”孤独康问道。
“剑道分为六个境界”少林方丈道,“一般人,只是习练剑术,照搬他人剑招,终身都未进入剑道的门槛,这是不入流剑道”
独孤康问道:“下一境界是什么”
“少年热血,那时凌厉锋芒,没有多余算计,没有花哨变化,只有无坚不摧的锋芒,破灭一切的意志,坚信自我,相信手中的剑。就好似施主,风雷三剑,说不上奥妙,若是论剑术品级,只是普通至极,说不上乘剑法,可是落在施主手中,却是纵横河朔,以弱冠之年,与群雄争锋”
“就好似当年,后周柴荣打天下,靠的不是阴谋诡计,靠的不是百般算计,而是心中热血,靠着凌厉锋芒。若是论及阴谋算计,后唐、后汉、后蜀、辽国等,皆是人才辈出,柴荣不及也,却多次败于柴荣”
“而后来,我朝北伐多次败于辽军,不是阴谋诡计不足,而是没了心头热血”
少林方丈说着,似乎在论人,又似论剑,还是论国。
“我正在这个境界”独孤康点点头说道。
少林方丈道:“这一境界,姑且说是,锋芒之剑”
“锋则必挫,刚则必折那下一境界,莫非是要磨去锋芒吗”独孤康问道。
“剑道,没有了锋芒,还是剑道吗锋则必挫,只因不锋;刚则必折,只因不刚”少林方丈接着说道,“好钢炼好剑,很多材质不行,自然炼制不出好剑。”
“下一境界,不是舍去锋芒,而是多了一丝无常”
“无常之剑”独孤康问道,心神有些疑惑。
“到了这一境界,剑道锋芒依旧在,却多了几丝变化,多了几丝琢磨不定”少林方丈道。
“下一境界,是什么”
“无锋之剑”少林方丈道:“无锋,不是没有锋芒,而是处处是锋芒。就好似一座泰山压顶。泰山压下,没有一丝锋芒,只是因为厚重无比,给人压迫更甚”
独孤康点点头,有些明白。
平常人,用剑砍人,不论是招数如何锋利,变化如何无常,始终是剑招,带给的恐惧有限;可是一座泰山当空落下,砸向身体,那摧毁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
无锋之剑,诛杀心灵
“那一下境界”
“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此境界以微弱之物为剑,可称为弱剑之境”少林方丈道,“锋芒之剑、无常之剑、无锋之剑,皆是要借助外物,或是靠外物给心灵以自信。而到了这一境界,彻底舍弃了外物,唯有自我,唯有心灵是真实的”
“彻底舍弃了外物,唯有自我,唯有心灵是真实的”独孤康思考着,有些迷茫,有些困惑,又有些彻悟,心思不定,思绪杂乱。
“彻底舍弃外物,不是不用外物,而是将心放大最大。万物皆有限,唯有心无限。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心有多宽广,你的剑道就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