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儿的脸上显出了犹疑之sè,事实上如果是其他普通人的话,想也不要想,都会拒绝这个提议。
而现在,她好像有些心动的样子。
甘国阳望着站在眼前,和他隔着一个柜台的姑娘,她还是像那天一样,戴着一顶鸭舌帽。
今天她穿的是一件白底蓝碎花纹的半截袖衬衫,外面套着一件藏青sè的针织衫,下面则是一条长过膝盖的棕sè裙子,将她原本修长优美的腿给掩盖了起来。
不过她这套衣服和头上的帽子实在是有些不搭,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要戴着帽子。
“可是我要上学。”女孩儿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抬起头说道。
“没问题,我可以等你放学,我有的是时间。”甘国阳说道,他发现女孩不管和他说什么,都不看他的眼睛。
女孩儿又犹豫了一下,但很快轻轻点了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甘国阳突然低下身子,从下往上盯着女孩儿的脸庞问道。
甘国阳可以看到,那优美的脸部弧线上,泛起了一丝丝的红晕,如同天际线的落rì晚霞。
女孩儿明显一惊,她的目光接触到甘国阳如密歇根湖一般深邃的眼睛,便急急地躲开了。
“我叫,我叫王抚西。”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街边球探
(有读者提到更新问题,因为我不是职业写手,所以写作速度和写作时间都有限。而且即使放假,我每天也需要花不少时间阅读nba的各种资料,来寻找灵感,所以我也只能保质不保量了,还请读者谅解)
甘国阳从没想过,自己在洛杉矶会有铁杆球迷。
作为帕罗奥图维京人的头号球星,在北加州大杀四方的他,并没有得到与之实力和表现相匹配的名声。
因为他只是一个华人,在美国体育界地位最低的种族。
他的影响范围局限于旧金山的唐人街和西帕罗奥图——哪怕在东帕,他都只是一个“打篮球比较厉害的人”。
如果甘国阳还是生活在21世纪,那么发达的互联网会把他的比赛表现传遍全球,中国的几亿网民会把他当成中国篮球腾飞的希望,姚明的继承人。
他会大红大紫,会有很多媒体采访,会有许多人讨论他的未来。
但现在,在1982年,个人电脑刚刚出现,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姚明刚刚出生的时候,他注定只能还是个有名小卒——比无名小卒稍微好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加州各地的报纸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自从甘国阳在四强赛的时候看到那些胡说八道的报纸后,类似的言论就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甘国阳率领的维京人在加州二级锦标赛总决赛上,被雷吉·米勒绝杀痛失冠军后,对甘国阳的嘲讽与质疑瞬间达到了巅峰,许多小报纸用“its…over”来形容甘国阳的篮球生涯。
幸好,美国的一些大学并不这么想,还是有一些大学向甘国阳伸出了橄榄枝。
外加甘国辉的老妈,他的表婶,有着不小的社会能量的“钱爷”钱慧的帮忙,他收到了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奖学金邀请。
在6月21rì之前,甘国阳将和表婶一起去ucla办入学手续。21号钱慧将要出庭为里根刺杀案的凶手约翰·欣克利做辩护。
所以,甘国阳除了在旧金山和帕罗奥图偶尔会遇到一些向他要签名的小孩儿外,基本上就和普通人一样。
唯一与众不同的只是他的身高。
但他不知道,此时走在他身边的女孩儿,就是他的铁杆球迷。
王抚西,一个中美混血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