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接口。老杜告诉过我,周大将军有过三个儿子,两个战死沙场,只有幼子仲安弃武习文才得以保全。阳光下,我看着周罗喉的眉毛,忽然想起死去的爹爹。他当初那么不赞成我习武,是不是也担心我终有一天会战死沙场?
离选拔还有三天,傍晚时分周罗喉让我到他的书房候命。早听老杜介绍过,周罗喉的书房是他的军事重地,一般人不得入内。我走进书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以为会看到一个神秘阴森的地方,也许墙壁上挂满敌人的头颅,就像那些突厥人的帐篷一样。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间非常普通的书房,唯一特殊的是一幅巨大的地图。地图悬在半空,几乎铺满整个墙面,旁边还悬挂着一幅不知用什么材质制作的小地图,柔软的小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文字和符号。
我叫了声:〃将军!〃
周罗喉正背着手观看地图,听见我的声音,他并不回头,只是问我:〃罗艺,你过来。看看这个地方熟悉吗?〃
我走到他的身旁,他的手指在小地图上轻划。我迟疑着道:〃好像是幽州!〃
〃不错。这是幽州,这里是高句丽,这里就是突厥的领地。〃他似在沉思。我摸摸那小地图,觉得这种柔软的质感非常熟悉。他又叹息了一声:〃这是张知用性命换来的。张知是我的心腹爱将。隋帝对我大陈虎视眈眈,所谓的隋国不伐新丧,不过因为突厥之乱,他们不得已而回师的借口。皇上,皇上却信以为真。〃
我认真地听着。
他的声音在黄昏的光线中听起来有着说不出的寂寞:〃我早就建议趁着隋军回师北上的机会,尾随追杀。当年的齐国何等凶悍,不是照样被我军杀得魂飞魄散。〃他摸着自己的眼罩,又道:〃我这只眼睛,就是当年对齐之时,被流矢所伤。〃他微微一笑,笑容悲凉,〃可是皇上不允。他,他觉得现在的平安足够了。〃
我忍不住问:〃但是您相信隋国绝对不会罢手,对吧?〃
他赞赏地对我点点头道:〃是的,我一直想从东边北上,趁乱占领原来齐国的领地。幽燕之地,两百年来混乱不堪,自从燕国灭亡后,慕容家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如能占领东北,则南北连成一线,足可与西边的隋国分庭抗礼。如今隋军占领蜀地,西边连成一线,大有对我国包围之势。你看贺若弼的军队居然进犯到了吴州,广陵一陷,建康岌岌可危。我不进,则敌进。大陈,唉,大陈……〃
我脱口而出:〃张大叔的这张地图应该不是一般的地图吧!〃
他道:〃这是从幽州到长江最详细的地形图,包括主要的山脉、河流,以及驻军的状况。他让你带回的还不止这些。〃
他终于转身注视着我:〃这是天意,罗艺。我相信这必定是天意,让一个幽州的土生子来到大陈。我希望,你能够代替我完成这个宏大的愿望,率军北上,占据幽州。〃他的手放在我肩膀上,声音有些低沉:〃你必须做到最强!做陈国最强的军人!〃他幽幽地叹了口气,〃仲安,他姓了周,就无所作为了。〃
BOOK。←红←桥书←吧←
第24节:青萍之末(24)
我不解,但我没问。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能够被周罗喉看中,无论他是什么目的,都是我最大的荣幸。
选拔
参加军中选拔是没有背景的下级军士得到破格提拔的唯一机会。陈国等级森严,嫡长子承袭父辈的爵位,非嫡长子的贵族子弟只要能立军功就可以封官晋爵。下等士兵,先要通过军中选拔才能有一个军阶,这种军阶,由陈国三大上柱大将军:周罗喉、萧摩诃、任忠核定之后,直接把名单上报朝廷即可。朝廷的圣旨不过是个形式。通过军中选拔之后,下级的军士才算是有小功名,可以带兵了。再立大功方能晋升为中等军官。做到中等军官之后,要想封侯拜爵基本无望,除非和贵族女子联姻,才可能继续晋升。
所以,军中选拔是每位将军推荐自己手下人才的最好机会。贵族子弟想印证自己的本领,也常常要求参加军中选拔,但他们的参加只是装装样子。中等军官真要晋升,还需要参加在建康举行的由皇帝陛下亲自主持的破格赛。
军中选拔是在镇江的校场举行。萧摩诃因为赶赴庐江抵御隋军,没有来参加,鲁广达代他出席。周罗喉、任忠、鲁广达坐在校场高台的正位上。其余的将军们分坐在下面两侧。
镇江校场有六道大门,我和其他候选人都等在校场的右侧门旁边。但见高台上众军官相互问好,气氛热烈。候选人中也有相识的,各自笑着打招呼。
卯时一到,点名开始,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只听得报名官洪亮的唱名声:〃报!第七号,罗艺。推荐人,周罗喉!〃我仔细倾听,似乎每一个在职的将军都有推荐人选,总共有四十个人。报我名字的时候,并无异常,待周罗喉三个字一出现,人群有些骚动,仿佛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射向了我。我有点如芒在背的感觉。
第一天的上半日比试弓箭、骑术。我的弓箭糟糕得要命,由于紧张,十支箭居然有三支脱靶,其余多数都在三环、四环的水平。唯一值得骄傲的是骑术……我在最短的时间内驯服了一匹烈马,跑完障碍路程。休息的时候,我听见有士兵议论:〃这小孩子是周大将军举荐的?怎么连箭都不会射。〃
老杜面色也很难看,他忍住怒气对我道:〃下午军事策论,娘的,别写别字上去。〃他悄悄递给我一些像小泥块一样的东西:〃这是一段段的话,你实在忘记怎么写了,就摸一摸。〃
我的脸有点发烧。幸亏下午的策论不难,问的是〃如何应对吴州的隋军?〃我想,还好每晚补课。这倒不难:混战。
次日校场比武,一对一。我握着长枪,骑在马上时,心里升腾起莫名的不安。我想起第一次和周罗喉对枪,十招就被他挑落长枪。当时一直不解,为什么我能撑过贺若弼二十招,却撑不过周罗喉十招。今日面对对手,突然大悟:我用长枪,还做不到收放自如,当日淮水江边,我只能拼命,杀气一起,方得一线生机。而我面对周罗喉时,心里已经告诉自己不可伤他,自是难以取胜。所以这次面对强手,必须再拿出拼命的勇气。
伤!伤!伤!我连伤了三十五人!我的长枪似有了生命,它不受我头脑的控制,只随我的杀气肆意翻搅。校场上又拖下去一匹死马,因为我收不住枪势,只有转刺对手的马匹。校场周围有轻微的议论声,又听令官报:〃第三十六号,秦安。举荐人:秦彝。对阵第七号,罗艺。〃
秦安很年轻,执双锏。他的锏法极好,我勉强压抑住的杀气再度被他引发。我们交锋到第五回合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他的一个破绽。几乎是嗜血般的兴奋,当他的右锏招数使老时,我的长枪挑向他的右肋,他的左锏回救,不料我这招是虚招,枪头忽地上挑,直刺向他的喉咙。他脸色刷地变白,双锏齐向我的枪杆砸落,来不及了,我已经收不住,枪头继续前挑……
突然,我感到脑后有风声,刹那间,本能让我的枪杆后撤,人往马背上一伏,风声从我头顶飞过。我打马侧奔而去,长枪再挑,又一个东西正好被我挑向秦安,原来是一柄金锏。短时间内我的长枪连挑两柄金锏,金锏旋动和秦安的双锏战成一团。看台上有人大声喝彩:〃好枪法!〃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25节:青萍之末(25)
喝彩声刚落,秦安的双锏已经脱手。我的杀气被两柄半空飞来的金锏搅局,终于平息下来。我伸手接过金锏,转向高台。高台上一个年轻将军起身道:〃是我的。见你杀气逼人,我担心秦安丧命,不得已抛锏相救。〃他又转向周罗喉、任忠:〃秦彝为了手下家将性命,妄自出手,破坏军规,甘愿受罚!〃
任忠起身,冷冷地道:〃你先坐下!〃他走下高台,来到我的马前。他的个子不高,年纪约五十出头,颌下三缕长须,眉毛淡细,但双眉之间是凌厉之气。
我翻身下马,只听他厉声道:〃枪法不能收放自如,那是武艺高低之别;校场横起无数血腥,那是不容同仁。你有何话说?〃
我单腿跪下,沉声道:〃战场之上,不生即死!〃
任忠的严厉不减:〃校场也做战场!说得好,拿我弓箭来!〃手下士兵急忙抬上一张硬弓,他道:〃你我于马上对射三箭,避过去,便饶你不死!〃
我一惊,回头看周罗喉,他的神色如常,甚至还带些冷漠。我明白此刻只能靠自己,便躬身答道:〃遵令!〃我催马回归本队,老杜紧张地递给我一张硬弓和三支箭。我一看箭头已被卸下,上面还裹着厚棉,低声道:〃今日该我死?〃
老杜道:〃他是上柱,自然不公。他伤你可以,你怎能伤他,认命吧!〃
我想了想,赶紧道:〃把三个箭头给我,放心,我装不上去的。〃场上战鼓声声催逼,老杜犹豫着掏出箭头。我一把从他手中抓起,策马奔向校场左侧。
任忠胯下一匹岭南黑马,从校场右边门而入。战鼓声更大。他顿住,张弓搭箭。这是正午时分,箭头反射出锐利的光芒。早听人说过,陈国三大上柱,周罗喉擅长水战,萧摩诃擅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