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钧窑杰出的工艺成就,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成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
&esp;&esp;“眼下这个钧瓷古玩,应该就是元代钧窑天蓝釉碗。元代的工艺,比起宋代巅峰时期要差一些,作品也明显表现出工艺的差距,在窑变釉红斑较为漂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好似人工贴画而成。”
&esp;&esp;“其物圈足较为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现八字状。”
&esp;&esp;“这是元代钧窑天蓝釉碗的特色。本钧瓷,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氧化铜为着色剂,确认钧瓷无疑,故最后结果,我确认这古玩,名为元代钧窑天蓝釉碗。谢谢。”
&esp;&esp;马灵儿知道时间的宝贵,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之前心中整理的资料,也全都说了出来,顿时觉得轻松无比。
&esp;&esp;陈三顺竖起了大拇指,这一段解说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该提的点,全都提到了。
&esp;&esp;先从钧窑的历史由来说一段,然后再从被鉴定的古玩入手,进行精准、快速地鉴定,言语干练整洁,没有一句是拖泥带水的,陈三顺个人觉得,八十分肯定是有的。
&esp;&esp;就看评委如何看待了。
&esp;&esp;“好了,最后一个问题,估一下价格吧。”
&esp;&esp;负责提问的工作人员,表情不咸不淡,这是非常专业的,就是让人看不出自己的回答,时好时坏。
&esp;&esp;马灵儿看向了陈三顺,陈三顺立刻上前,道:“我来吧。”
&esp;&esp;“正宗的宋代钧瓷,目前市场价在三千万以上,而且有价无市,而这个虽然是元代的钧瓷古玩,但价格上也不会差太多,按照前不久成交的一个同段位的钧瓷来看,大概在一千八百万,到两千两百万之间,谢谢。”
&esp;&esp;陈三顺道。
&esp;&esp;“嗯,好了。”
&esp;&esp;工作人员再次确认道:“确定了吗?”
&esp;&esp;“确定。”
&esp;&esp;陈三顺直接道,态度非常坚决,充满了自信。
&esp;&esp;“嗯。”
&esp;&esp;工作人员点了点头,按下了手中的仪器,下一刻,就响起了一个广播。
&esp;&esp;“恭喜巴蜀队,第二项目进阶鉴宝完毕,用时三分三十六秒。”
&esp;&esp;“哗啦~”
&esp;&esp;全场所有人,再次倒吸了口气。
&esp;&esp;上一个项目用的是五分多,到了第二项目,难度增大的情况下,时间反倒是缩短了。
&esp;&esp;这让人太惊讶了。
&esp;&esp;“擦,真的假的,瞎说一通的吧,这才过去几分钟,就鉴定结束了?”
&esp;&esp;沈荣又在作妖了。
&esp;&esp;朱芸已经懒得说这个家伙,看向陈三顺那边的眼神,也变得不一样了,心中想道:“他还是这么厉害。”
&esp;&esp;在朱芸看来,巴蜀队不管谁在鉴宝,肯定都少不了陈三顺的功劳。
&esp;&esp;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