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孙淑梅皱了皱眉:“自己办厂子?这能行吗?”
&esp;&esp;谢南山笑起来:“别人我不敢说,但阿东想办哪有不成的?”
&esp;&esp;孙淑梅无奈看了他一眼:“这是我表哥还是你表哥,你倒是很有信心。”
&esp;&esp;谢南山笑着说:“不管是你哥还是我哥,反正都是我哥。”
&esp;&esp;孙淑梅挑眉道:“你还比他大几岁,也好意思。”
&esp;&esp;两人正说着话呢,小谢谢从隔壁回家了,一进门就喊:“爸爸,你去找阿东舅舅玩,为什么不带我?”
&esp;&esp;谢南山一把将女儿抱起来,飞了几下才说:“爸有正事,下次再带你一起去好不好?”
&esp;&esp;“那你可得记住,阿东舅舅说了,等山上的果子熟了,就请我去吃。”
&esp;&esp;谢南山捏住女儿的鼻尖:“呦,我家谢谢还是个小贪吃鬼。”
&esp;&esp;小谢谢连忙挣脱开来,她也发现放在箱子里头,颜色鲜艳的镜子了,顿时好奇的拿起来看,小嘴巴惊讶的张开就没合上过。
&esp;&esp;孙淑梅扯了扯丈夫:“说正经的,你真的觉得竹制品厂能行?”
&esp;&esp;“这批镜子是做的不错,但真要办厂子的话,可不是靠几面镜子就能撑起来的,销路怎么办?”
&esp;&esp;谢南山笑道:“现在大家伙儿的日子好过了,生活需求也高了,其实销路不难找,就是消息闭塞少有对上头的。”
&esp;&esp;“所以这时候,你男人我就派上用场了。”
&esp;&esp;孙淑梅笑着打了他一下:“嘚瑟。”
&esp;&esp;“哎,要不是个体户要求太严格,我都想自己办厂子了。”
&esp;&esp;孙淑梅安慰道:“现在不行,以后总是可以的。”
&esp;&esp;“你说的也对,咱们现在也不错,正好趁着这会儿大家没反应过来,摸索摸索还有什么好生意,等将来政策一放开,咱们就赶紧上。”
&esp;&esp;谢南山带回去的镜子很快就卖完了,第二天他就又拉着镜面来了一趟。
&esp;&esp;眼看着生意果然能做,一时间上门找顾建国的人多了起来,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esp;&esp;顾建国果然又招纳了一批手艺好的,尝试着将顾明东说的那些,热水瓶保护套、竹箱子、竹梳妆台什么的打出来。
&esp;&esp;做出来容易卖出去难,上河村果然遇到了销路难题。
&esp;&esp;谢南山自然是乐意帮忙跑销路的,却被顾明东拦住。
&esp;&esp;隔了一阵子,顾建国带上了生产队做工最精湛的竹制品,身后跟着顾明东,一块儿走进了王书记的办公室。
&esp;&esp;王书记沉着脸,摆弄着竹制品,听着叔侄俩的话脸色不定。
&esp;&esp;“这是以前没有的事情啊……”等他们说完,王书记皱眉道。
&esp;&esp;顾明东笑着说道:“王书记,不管是承包到户,还是山林承包,这都是以前没有的事情,我们现在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以前没走过的路。”
&esp;&esp;“既然都走出去第一步了,为什么不尝试着走出去第二步,第三步?”
&esp;&esp;“这个世界需要有第一个尝试吃螃蟹的人,要不然的话,人们至今都无法享受螃蟹的美味。”
&esp;&esp;王书记放下东西,没好气的骂了句:“你就不怕死在沙滩上?”
&esp;&esp;顾明东笑起来:“这不是有您在前头指引方向。”
&esp;&esp;王书记沉吟下来,其实自从风向变了,上头将经济建设摆在了台面上,王书记就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