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顾明东趁人不注意取出,随意一翻,袖珍笔记本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日历表,后面则是一些简单的文字记录。
&esp;&esp;因为时代太过于久远,以至于后面用蓝色钢笔誊写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但日历表倒是清晰可见。
&esp;&esp;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国农日历表
&esp;&esp;顾明东微微挑眉,不着痕迹的将袖珍笔记本塞进口袋,这才翻身跳了下去。
&esp;&esp;他有预感,这东西绝对跟已经外逃的杜萍萍一家有关。
&esp;&esp;顾三妹将床板放好,仔细的巡视了一圈儿,觉得没有其他问题了才问:“可以了,咱回家去吧。”
&esp;&esp;三人进屋一看,就瞧见顾老二左手拿着棍子,正跟顾亮星比武呢。
&esp;&esp;顾三妹忍不住喊道:“顾明南你差不多了啊,这么大人欺负一孩子。”
&esp;&esp;“我哪儿欺负了,我这是在指点阿星的武术。”顾明南打得正高兴被逮了个正着,理直气壮的回答。
&esp;&esp;顾四妹走过去一摸,顾亮星已经满头大汗,也是无奈:“快别闹了,收收汗咱们就回去,这满头大汗到时候别吹生病了。”
&esp;&esp;顾亮星跟同样挨骂的二叔丢失一眼,两个人挤眉弄眼起来。
&esp;&esp;顾芸抱着那些小人书,哒哒哒跑到顾三妹面前,指了指书,又指了指自己。
&esp;&esp;顾三妹蹲下来看了看,笑着说:“小芸喜欢小人书吗?”
&esp;&esp;顾芸点头的模样,简直像是小鸡啄米。
&esp;&esp;顾三妹便说:“那你挑两本好的带回去,这些都是四旧,不能带太多。”
&esp;&esp;一两本的话藏起来容易,被发现也可以说是带回家引火用的,太多风险就大了,被人瞧见了可不太好。
&esp;&esp;顾芸心底舍不得,但她向来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点了点头将一本本小人书摊开了,选出两本自己最喜欢的来。
&esp;&esp;顾亮星抱着一根轴棍喊:“三姑,我能把这跟棍子带回去吗?”
&esp;&esp;“带回去干嘛?到时候打你屁股用吗?”顾三妹故意取笑道。
&esp;&esp;顾亮星顿时不干了:“这棍子可结实了,到时候能当晾衣杆用。”
&esp;&esp;顾三妹被他逗笑了:“这点长短哪能晾衣服,行了,你喜欢就带上,反正就一根棍子。”
&esp;&esp;再一看顾亮晨两手空空的回来了,顾三妹笑问道:“阿晨没找到喜欢的吗?”
&esp;&esp;顾亮晨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esp;&esp;他解释道:“那些画好看,但都坏了。”
&esp;&esp;顾三妹一听就知道是哪些,值钱收进来的时候她也可惜着呢,这都是以前传下来的古画,虽然现在也是四旧了,但扔了倒也罢了,还折腾的不成样子,实在是可惜。
&esp;&esp;想了想,顾三妹便说:“阿晨喜欢的话,三姑以后注意着点,有好的就给你带回去。”
&esp;&esp;顾亮晨笑着道谢。
&esp;&esp;从出门到回家,老顾家的行程倒是满满当当,十分丰富。
&esp;&esp;一回到家,顾三妹就忙不迭的去生产队宣传了,当然,首先找的还是个老顾家关系好的人家,还特意嘱咐刘爱花明天早些过去。
&esp;&esp;顾四妹则开始张罗起晚饭来。
&esp;&esp;顾亮星站在院子里挥舞着那木棍,热闹的不成样子。
&esp;&esp;顾明东回到屋子,再次打开了袖珍笔记本。
&esp;&esp;一页页翻过去,顾明东的目光落到了9月15日这一天,日历表上,清清楚楚写着两个字: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