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无法解释这个诡异的现象。王丞相只得暂时将两人都收监入狱,决定明日再审。
在昏暗的牢狱中,妖怪心中愤愤不平,他取出那支神秘的难香,轻轻一呵,难香便燃烧起来,散发出淡淡的烟雾。瞰海岩下的四个鼠精嗅到了这股香气,立刻察觉到妖怪的召唤,他们商议片刻,便决定前来营救。
次日清晨,四个鼠精化作王丞相的模样,端坐在大堂之上。公差们将施俊等人带到阶下,准备进行审问。妖怪假扮的王丞相一眼便认出了真施俊,他冷笑一声,下令对真施俊重责一番。
真施俊含冤受屈,他痛得大叫连天,声音中充满了无辜与绝望。就在这时,真正的王丞相匆匆赶来,他一见堂上坐着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顿时大惊失色。他立刻命令公差捉拿那个假冒的妖怪,而妖怪也不甘示弱,指挥公吏捉拿真正的王丞相。
一时间,大堂上混乱不堪,真假王丞相各执一词,争辩不休。公差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得晕头转向,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谁也不敢轻易动手。
两个王丞相在公堂上争执不休,看热闹的群众也都惊呆了,他们议论纷纷,却也无法判断哪个才是真正的王丞相。这时,一个见识明敏的老吏走上前来,他向两位丞相禀报道:“两位丞相如此争执下去也是徒然,除非朝见仁宗皇帝,才能分辨真假。”
仁宗皇帝得知此事后,立刻降下敕令,宣召两位丞相入朝。当两位丞相来到朝廷时,妖怪暗中施展法术,喷出一口气,仁宗皇帝顿时觉得眼前一片模糊,无法看清眼前的景象。他传下旨意,将两位丞相暂时监禁在通天牢里,等待今夜北斗星高挂时,再行审问,定要辨出真假。
原来,仁宗皇帝乃是赤脚大仙降世,每到半夜时分,天宫中的神仙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因此,仁宗皇帝决定借助天宫的力量,来揭开这个谜团。
真假两位丞相被关进牢中后,妖怪担心自己的身份被揭穿,便再次取出难香呵起。瞰海岩下的三个鼠精嗅到这股香气,立刻察觉到了妖怪的召唤。经过一番商量,第三个鼠精决定前来营救。
这只鼠精的灵通程度丝毫不亚于前两个,它摇身一变,化作了仁宗皇帝的模样。天还未亮,它已经悄悄占据了朝元殿,召集百官,准备审理这起离奇的事件。
当真正的仁宗皇帝在清晨时分走出寝宫,来到朝元殿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文武百官们也纷纷露出惊慌失措的神色,因为他们看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天子。
众人慌乱之中,决定一同入宫,向国母禀报这起诡异之事。国母听到消息后,大惊失色,她立刻取出玉印,随着百官们一同来到朝元殿,准备亲自审视这两个仁宗皇帝的真假。
国母冷静地吩咐百官们不要慌张,她告诉众人一个辨别真假仁宗的秘密——真正的仁宗皇帝掌心中,左边有山河的纹路,右边有社稷的纹路。众人一听,立刻上前查验。果然,只有真正的仁宗皇帝掌中有这些纹路,而那个假冒的仁宗皇帝则一无所有。
国母当即下令,将那个假冒的仁宗皇帝监禁在通天牢中,进行深入调查。这起离奇的事件终于有了一些头绪,但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审问。
那假冒的仁宗皇帝见到自己被识破,心中顿时慌乱起来,急忙呵起难香。鼠一和鼠二嗅到这股香气,心中烦恼不已,商量道:“鼠五真是糊涂,竟然惹出这么大的麻烦,这可是关系到朝廷的大事,我们怎么脱身啊?”鼠二叹了口气,说:“事到如今,我也只能亲自去救他们了。”
于是,鼠二施展神通,变成假国母的模样,升上大殿,准备下令释放牢中的一干人犯。然而,就在这时,真正的国母传下旨意,命令严加看守,不得让妖怪逃脱。
文武百官们得知两位国母的意见截然相反,一位要放人,一位要监禁,都感到十分困惑,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国母。仁宗皇帝也因此心情不佳,整日忧思重重,寝食难安。
众臣见状,纷纷奏请仁宗皇帝,建议派人前往边庭宣召包公回朝审理此案。仁宗皇帝同意了众臣的建议,亲自书写诏旨,派遣使臣前往边庭宣读。
包公接到旨意后,立刻启程回朝。他拜见仁宗皇帝后,便退朝回到开封府衙。他召集了二十四名无情汉,取出三十六般法物,摆列在堂下。然后,他亲自前往狱中,将一干罪犯提出来审问。
经过审问,包公得知其中果然有两位王丞相、两个施秀才、一位国母和一位仁宗皇帝。他笑道:“这些人里面,丞相和施俊的真假还未审定,但国母和圣上一定是假冒的。”于是,他下令将这些人暂时监押起来,明日再牒知城隍,进一步审问。
四鼠精被囚禁在牢中,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商量道:“包公说要牒知城隍,必定会查出我们的真实身份。虽然我们神通广大,但也难逃上天的惩罚,岂能长久躲藏?得请鼠一过来商议对策。”于是,众妖呵起难香,召唤鼠一前来。
恰好此时,鼠一正前往开封府打探消息,听闻包公正在审理案件,心中暗自得意:“哼,待我变成包公的模样,看看他如何审判。”说完,他便施展神通,化作假包公,坐在府堂上开始审理案件。
就在这时,真包公正好出牒告城隍转衙,忽然接到报告说堂上已有一位包公在座。真包公眉头一皱,心想:“这孽畜竟敢如此欺瞒我。”于是,他径直走进堂上,命令公差拿下假包公。
那妖怪见状,便走下堂来,混入公差之中。众公差一时间无法分辨哪个是真包公,哪个是假包公,都不敢轻易动手。
堂下的假包公见状,心中怒火中烧,暗自思忖对策。他吩咐公差们:“你们守好衙门,不得走漏消息,待我出去后再来听候。”公差们点头答应。
于是,真包公退入后堂,而假包公则继续留在堂上审理案件。然而,公差们心中疑惑不解,对假包公的呼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顺从了。整个开封府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真假包公的身份之谜也愈发扑朔迷离。
包公回到家中,面色凝重地见到了李氏夫人,说道:“此事诡异难解,我必须向上天禀报,才能除此恶魔。在我离开期间,你要将我的遗体用被子紧盖在床上,千万不要有任何举动。多则两天,我便会回来。”说完,他取下衣领上涂有孔雀血的符咒,咀嚼几口后,躺在特制的床上,灵魂便直奔天门而去。
在天庭,包公被天使引见给玉帝,详细禀报了这起诡异的案件。玉帝听闻后,立刻命令检察司曹深入调查,究竟是何方妖孽在作祟。司曹经过一番侦查,奏报道:“是西方雷音寺的五鼠精流窜到人间,正在大闹东京。”
玉帝闻讯大怒,想要召集天兵天将前去收服。但司曹却提醒道:“天兵天将恐怕难以收服此怪。如果逼迫过紧,它可能会逃入大海,到时候危害更大。唯有雷音寺世尊殿前宝盖笼中的一只玉面猫,才能降服此妖。若是能求得此猫相助,胜过十万天兵。”
玉帝当即派遣天使前往雷音寺求助。天使手捧玉帝的御旨,来到了雷音寺,参拜了世尊,并呈上了御旨。世尊展开御旨阅读后,便与众佛徒商议此事。广大师进言道:“世尊殿上的玉面猫必不可少,因为经卷众多,需要它来防范鼠患。如果将此猫借去,恐怕会误了大事。”
世尊闻言道:“玉帝的旨意,我们怎敢违背?”广大师又建议道:“既然不能借猫,不如将金睛狮子借给他们。如果玉帝追究起来,我们就说需要留下玉面猫来保护经卷,相信玉帝也不会见怪。”世尊觉得有理,便依言将金睛狮子交给了天使,让他回去复命。
当司曹见到那只金睛狮子时,他的眉头紧锁,立刻奏报道:“启禀玉帝,文曲星为了解救东京的危难,不远万里来此求助。但眼前这兽并非玉面猫,恐怕无法降服那五鼠精。恳请玉帝怜悯天下苍生,再次赐下真正的灵猫,助包公降妖除魔。”
玉帝闻言,面色凝重,沉思片刻后,决定再次派遣天使陪同包公前往雷音寺,恳求世尊赐下灵猫。
包公与天使再次来到雷音寺,向世尊说明了来意。然而,世尊初时并不答应,他面露难色,似乎在权衡利弊。
这时,大乘罗汉站了出来,进言道:“世尊,文曲星为了百姓的福祉,不辞辛劳来到这里。您一直以救生为怀,理应当借给他灵猫。”
世尊听后,觉得大乘罗汉所言有理,便点了点头,命令童子从宝盖笼中取出灵猫。他念诵咒语一遍,那猫儿立刻缩小了身体,变得乖巧可爱。包公小心翼翼地将灵猫藏在衣袖之中,深怕它逃走。
世尊又传授了捉鼠的法术给包公,叮嘱他一定要小心使用,以免伤及无辜。
包公拜别世尊后,与天使一同返回天庭。他向玉帝复命,奏报已经借得了玉面猫。玉帝听后大为高兴,立刻命令太乙天尊取来杨柳水给包公饮下,以解除他所中的妖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