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转对旁人道,“我名焚香,此二位是焚香的师弟。”
一个男孩俏皮地跟尘琴子挤了挤眼,却不敢碰千百媚的目光,道,“赵文象。”另一个道,“马辛龙。”
既见过礼,焚香带着两名师弟跑上前来,拉着尘琴子,又看看千百媚,却还是有些闪避,欣喜道,“大师兄,二师姐,没想到还未出山,就又见到你们了!”
尘无幻同是造乐师之徒,尘琴子在花城时却未提及。焚香一言甫出,不知情者都不禁一愣。
千百媚自不例外。
焚香三人会错认千百媚是尘无幻,只因无常岭地处偏狭,不与江湖互通音信,三人既不知外头事情演变,又碰巧千百媚与尘无幻极似,自然错认了。
尘琴子强忍多时,此时在洛白衣五人讶异的神色中荡起波澜,忙道,“大师兄也没有想到。师父可好?你们可都好?”
焚香笑道,“自然都好。”瞧着尘琴子和千百媚情状又道,“但相较起来,怕是有所不及,嘿嘿。”
尘琴子使了一个眼色给千百媚,千百媚领会,粲然一笑道,“嗯,见到你们真好。”
“咳!”尘琴子猛地咳嗽一声。
焚香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尔一齐笑了。
焚香更喜道,“果然出到外面是会开朗起来的呢,连师姐都笑得这么好了。”
闻此一言,尘琴子和洛白衣一时心痛如绞。
洛白衣道,“焚香姑娘,音考可否开始了?”
焚香闻言“啊”的一声,连连抱歉道,“抱歉抱歉,只顾叙旧,耽误了,请。”
皇甫飞卿眼里噙着泪,走上一步道,“我先来吧。”
洛无心在皇甫飞卿肩头轻轻一拍,皇甫飞卿摁了摁头,即走上台阶,悄然坐下。稍稍酝酿,便弹拨起来。
弹琴三人顺利过关,轮到洛白衣。
洛白衣取出竹箫,道,“我摆弄这竹箫可否?”
焚香应道,“自然可以。”
洛白衣便不上去台阶,辨出方位,正正立着。箫声呜咽,洛白衣吹奏,正是怀思名曲《淮海秋风》。
时值黄昏,洛无心闻得呜呜箫声,心下凛凛,不禁起歌和道,“淮海秋风,冶城飞下扬州叶。画船催发。倾酒留君别。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阳关彻。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
焚香三人只听得出了神,不禁在心中暗忖,“怪不得师父不肯轻易放我们出师,原是山外有山。此曲境界,也只有大师兄和二师姐能压住。”
众人都谙识此曲与唱和歌词,原词出自朱希真手笔《点绛唇》。不过同是送别怀人,此曲相较于摩诘的《送元二使安西》要轻松许多。
洛白衣自知不能吹出“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单是到“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句,尘琴子已是黯极。然此句有英雄豪迈之慨,尘琴子总算压抑悲痛,只跟着众人一道,流下数行清泪。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
105章 【天元无常岭】3
造乐师年轻时游历江湖,自也知道封刀天下和灵飙门,但彼时灵飙三公子尚未拜师或只刚刚拜师,还没有如今的声势,故而并不知道洛白衣和洛无心是否跟这两派有关。
及至后来变故,造乐师隐居无常岭,为恩人传介。大宗师则依约为他找寻琴上天才,有缘收下双尘为徒。后来双尘出师,巧遇天匠,这才有后来寒山小舍的听琴之会。
造乐师送双尘出山,碰到徐沐容以及跟着师父游历的皇甫飞卿,年事已久,皇甫飞卿不记得此遇。造乐师与徐沐容闲聊数语,从此不再见面。徐沐容也答应不在外人面前提起见过造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