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受得了?
不光卢实本?人?受不了,很有可能他手下那一干官员、皇商也接受不了新上司。
他们的心思也很好懂:“你算什?么东西?无尺寸之功,却突然压到我们头?上,还想指手画脚,我不服!”
所以给?新任监船御史使绊子这件事,固然有卢实本?人?的授意在,但下头?的人?也不是傻子,肯定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或者说没有几分真心,谁敢冒着这杀头?的大罪掺和进去呢?
所以很有可能是一场“双向奔赴”,要命的双向奔赴。
再进一步说,为什?么封疆大吏和边疆驻军的统领元帅往往干不长,几年就要轮换一次?
就是怕这种口服心服的观念太过根深蒂固,导致朝廷的军队成了个?人?的。
历史上这种案例不在少数。
为什?么战场上总说“擒贼先擒王”?这里的王,并不是狭义的王朝之王,更多的还是一军之主帅。
又为什?么两军智斗,往往倾向于先说服主帅,而许多高?级将领一旦投诚,下面那些人?纷纷倒戈,兵不血刃?
诚然有贪生怕死的因素在,但更深的根源就在于忠诚,这些地方上的人?心里就认准了这位主帅。
他去哪儿了,自己就甘心去哪儿。
这就是传说中的号召力?,人?格魅力?。
而卢实,无疑就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
当然,秦放鹤会这样想,并不意味着他同情卢实,相反,卢实授意爪牙阻挠造船进程一事,不光戳了天元帝的逆鳞,也恰恰阻碍了秦放鹤对外掠夺的进程,双方从根本?上就对立。
政斗,你死我活,没毛病,但你不惜以家国?大事为筹码,这就越界了。
所以前面天元帝忍了,因为他确实对卢实有所亏欠,但此事一出,忍不了了。
但要扳倒卢芳枝父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归根究底,这件事的矛盾根源在于皇权和私心之间的分歧。
作为当权者,天元帝对臣子的要求很简单,大公?无私,忠诚。
但是首先这个?前提,在秦放鹤看来?就非常荒谬且不靠谱,至少在封建王朝时?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
因为这是人?治大于法?治的王朝,天下大权全?部掌握于皇帝一人?之手,是个?人?,而非一个?公?开的相对透明的组织机构。
但是人?就会有私心,试问皇帝本?人?都不可能永远做到大公?无私,上行?而下效,又凭什?么要求下面的官员呢?
至于忠诚,究竟忠于朝廷,忠于国?家,还是忠于皇帝个?人??
因为很多时?候,皇帝的个?人?私心会和王朝的发?展产生冲突,比如说他想享乐,但朝廷想要拨款,但朝廷具体运作掌握在皇帝手中,那么必然就会有臣子为了往上爬,背弃朝廷,讨好皇帝。
所以“奸臣”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