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又挑了四种绣线,顾清越负责付钱。
一共是二十四文钱付了过去,不过一小把绣线,看着少,其实能够用很久。
晚哥儿笑容更大了,也没心思逛街了,他想回家把绣线给分一下,把粗股线给分成细股线。
这样才好绣帕子。
和顾小果分开,催着顾清越就要回家。
没办法,顾清越还想着再看看杜若的酱卖得怎么样了,这下子,走回家的路上,再拐不到集市那边了。
回到家后,顾清越走路都走得一身汗,虽是三月份,可还是穿着加棉的棉衣,顾清越的大多数衣服都是棉质长袍,这是家里人给做的体面衣服。
毕竟在外读书,穿的太旧了,让人看不起。
可是这身长袍,虽然穿着怪俊的,人也衬出来几分雅致,书生气。
但是小腿那里有些漏风,里裤外直接是长袍,不贴身啊,有风度没温度。
这一身的汗,洗澡又不方便,通常是用盆子里的热水擦洗身子。
可是这阳春三月,看似春暖,万物复苏,可是夜里的温度实在不高,一脱衣服就是起一身鸡皮疙瘩。
土房子在夏天阴凉,在冬天就更冷彻,盖起了十来年的老房子,墙壁上有细小的裂缝,就算用泥巴糊起来,可是还是觉得隐隐窜风。
顾清越回家就下定决心,要勤奋的写小说,赶紧挣钱,把房子盖上。
家人为了供他读书,省吃俭用,一年吃不了几次荤腥,晚哥儿更是缺乏营养,身高也不高,脸上没啥肉。
就算是单单为了回报,他也不能让他们失望。
——
杜家的房子是有一间砖瓦房,其他两间是土屋子,砖瓦房是当年杜父为了娶妻特意去盖的,当时花费了不少银子。
在他因病去世后,这房子差点被他大哥给抢走,老婆子也帮腔,沈宁和杜若相依为命,这房子是他们唯一的住处,自然不肯妥协。
还是沈宁去找了他娘家的兄弟,打上门去,才叫大伯家不敢肆意妄为。
不过条件就是,房子可以让住。
但是要给老婆子抚养费,杜石林死了,可是媳妇儿孩子都在,理应由他们给。
沈宁也不允许改嫁,要是改嫁了孩子得流下来给老杜家,就算是小哥儿又怎样。
小哥儿没有小汉子金贵。
所以才能可劲使唤呢。
小哥儿饭量少,长到几岁就可以做家务,带孩子,长大了更是可以嫁出去,卖个高价。
甚至不想养,可以送给那富裕人家当童养媳。
反正一个小哥儿那就是大几两的银子呢。
大伯和奶奶蛇鼠一窝,可劲想欺负他们家。
沈宁只能强硬起来,变得泼辣,寸步不让。
再加上村长也看不下去,站在沈宁这边。
所以杜若得以平安长大,虽然贫穷,但是有阿姆一直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