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向她的脸,她并没有马上消失。但我心里很清楚,我们就要说再见了。
师大路的杨树又长满了新的绿叶,被春末的风吹得沙沙作响。我依旧照常上课,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只是偶尔会坐在宿舍阳台的椅子上,望着天空发呆。
前两天主动联系了初中时的几位同学,四处询问后,终于打听到了安葬叶昕的墓地位置。
某个周末的上午,我在校外的花店买了束花,打车前往墓地,想着悼念一下她。可到了公墓后,竟远远看到叶昕的父母站在她的墓碑前。
时隔多年自己第一次来这里悼念叶昕,居然还能碰到她的父母,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还是说她父母来悼念女儿的频率很高吗?那要是这样的话,会碰到他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躲在一丛灌木后面观望着,等到他们离开了,才缓缓地向叶昕的墓碑走去……
五月的天呈市这几天阴雨连绵,厚重的雨云下是一整片暗淡的景色。
雨珠从云层中滴落,前仆后继地坠入人间,打在马路上、建筑上、行人的雨伞上,还有这片占地90多万平方米的大学里。
不管落在哪里,雨珠结束了它短暂的一生。
坐在宿舍阳台里的我孤零零地听着雨声,久久沉浸在记忆的暗影里。
六天后的一个上午,碧空如洗,雨过天晴的师大阳光普照,蓝色的天空中挂着几片被风轻轻撕开的淡云。
临近中午,我收拾好了平时上专业课用的画包走出宿舍。
雨后的师大仿佛真正进入了夏天,我骑着共享单车在校园里穿行,七拐八拐来到图书馆后一条僻静的小路上。路面的一片片积水像镜子一样映照着天空,骑过去时,车轮压在水面上,荡出一道道涟漪。
我幻想着自己正骑行在天空中。
绕过图书馆,来到学校中央的广场上,正值下课,周围人声鼎沸。
可能是由于刚下过雨的缘故,天气并不热。我在一棵杨树下支好画板和画架,拿起画笔,想要描绘一组雨后的校园风景,作为油画专业课的结课作业。
几名路过的学生被吸引了过来,站在自己身后观看着,时不时掏出手机拍照。
过了二十分钟,围观的人渐渐变多,画画时被注视着让我感到有点害羞。这时,曾经收到过我送出去的小画像的学生认出了我,同我搭起话来,周围其他听说过“师大梵高”的人也加入了对话。
我一边在画布上铺颜料,一边和人们娓娓而谈,奇妙的氛围充斥在我们四周,就在大家聊的正欢时,我看到了叶昕。
她就站在不远处,倚着栏杆,笑得很开心,好像赢得金牌的运动员一样,满脸骄傲的神情。
发现我注意到她之后,便朝我这边挥了挥手,我本来也想招手,可一想到周围的人看不到她,抬起一半的胳膊又放了下来,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随后,她那自豪的眼神里好像略过了一丝落寞,但脸上依旧挂着笑意。
“终于画完了……”我伸了个懒腰,长舒一口气。
刚刚围观的人们已经散去,叶昕也不见了。我绕着广场搜寻一圈也没看到她的踪影。本想给她看看这幅画的,因为我把她也画了进去。
尽管画里的她只是站在远处默默挥手。
大四上学期,这幅画作为优秀作品留在了校美术馆里,叶昕也再没有出现过,她彻底消失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她在我最难过的那段日子里,带给自己的温暖。
后来,每当我遇到挫折,就会回到师大看看这幅画。画中的她远远地挥手,那样子仿佛有魔力一般,总能给低谷期的我送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