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上的大学,是本市的一所师范类院校。
谈不上是什么好学校。就是说,不是值得父母在熟人或者朋友面前骄傲的说:“我儿子考上xx大学了!”那类型的学校,但那年的高考分数线实在不怎么友好,对于我这种分数不上不下的学生来说,能进这种大学已经是烧高香了。
这年我十八岁,对大学这个东西一无所知,独自生活也是第一次,但我和许许多多的大一新生一样,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学校位于城市西边的郊区,占地面积很大,足足有90多万平方米。在招生宣讲会上,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秃顶男老师骄傲的说:“我们学校是江北地区最大的生态校园,校内有很多新奇有趣的动植物……”
确实如他所说,整座学校将近一半都是绿化园林,还有孔雀、天鹅和鸭子等一些禽类动物,饲养在靠近北门的人造湖旁边。有时走在路上,会看到很多鸭子或者天鹅排成一排过马路的场景,十分有趣。
校内的建筑统一都是灰色调的,给人一种轻微的压抑感。让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这所学校的男女比例了,这之前我一直听说师范类大学的女生很多,但没成想会到这种程度。教室里,食堂和体育馆,只要是人多的地方,放眼望去几乎全是女生,想从人群中找出几个男生来堪比“找你妹”(一款找茬游戏)的困难模式,此番光景着实让我震撼了一段时间。
从学校正门进入,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宿舍楼。这一路上可以看到图书馆、食堂和行政楼,路两旁种着杨树,生长得很茂密,站在树下抬头仰望,只见天空被绿叶遮掩的密密实实。
学校给大一新生分配的宿舍是四人间,房间不大,有一个阳台,四张上床下桌两两一组靠墙摆放,整体布局给人感觉略显狭长。微微发黄的奶油色墙面上还贴着往届学生留下来的电影明星海报和美女写真,天花板上有一个可以自由摆头的电风扇。
宿舍里没有空调和独立卫浴,这点让我有些失望。
按理说,一般的男生宿舍,大都脏得一塌糊涂,垃圾桶里堆满了垃圾,地上散乱着各种零食包装袋和空饮料瓶,随处可见踩灭的烟头。可我所在的宿舍却异常的干净。这都要归功于我对床的那位山东来的室友小黄。
他是一个相当爱干净的人,每天早上准时扫地倒垃圾,三天擦一次地。每次宿舍卫生评比,我们屋都能拿到不错的成绩。
不光是他,另外两个室友苗柱和张轻松也很令我意外,不吸烟不酗酒(只是偶尔去一两次酒吧),也没有那些令人头疼的毛病,简直是标准的模范宿舍。
在上大学之前,我曾听别人或多或少地谈论过集体生活,如果和同宿舍的人相处不融洽的话,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可我却不用为此而烦恼,实在是太幸运了。
从这点上来说,我的大学生活已经相当舒服了,要说唯一让我不太顺心的,就是洗衣机和水房都在一楼,而我的宿舍在六楼(顶楼),洗衣服、打热水都要上上下下跑来跑去的,确实有些麻烦。
刚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和室友躺在床上就着自己学的专业和对未来的想法聊了起来。
“你为什么学油画啊?”小黄问我。
“因为学习不好,要想上个差不多的大学只能走艺考这条路。”我说。
由于上高中时学习成绩不理想,和父母商量后决定参加美术艺考,就是这样我才勉强考上了这所大学的油画专业。
“你不喜欢画油画吗?”小黄又问。
“怎么说呢,喜欢谈不上,但是也不讨厌,我学画画就是为了考个大学,至于学什么专业,其实无所谓。”
“说实话,咱们这种纯艺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好像挺窄的,毕业了出来大概率是做美术老师。”苗柱插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