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觉得陶老师吧,四十岁左右,带着眼睛,一身学究气,说起话来低沉缓慢呢。”苏晓晓连忙说道。同时心中腹诽,编导这次也没搞清楚。竟然请来这么年轻的一位鉴定专家,看她的年龄恐怕只比我大上两、三岁吧,能是鉴定专家吗?
苏晓晓想的不错,她从广播大学毕业两年了,而陶宝宝毕业四年了。陶宝宝的确只比她大了两岁而已。
“咱们是就在这里聊下去?”陶宝宝看到后面已经堵了两辆车了,便笑着说道。
“啊!抱歉陶老师,您快请进,其他三位老师都已经来了,正在化妆间呢。”苏晓晓忙反应过来,心说这是导演组决定的事,自己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
下了车,让张强把车开去停车场。
“这次请的是哪三位老师?”陶宝宝问道。
“哦,书画鉴定专家是贾似道贾老师。陶瓷鉴定专家是白君山白老师,而玉石鉴定专家则是司马茹司马老师,对了,司马老师也是一位女性。”苏晓晓介绍道。
陶宝宝一愣,想不到这回这三位专家中竟然没有一位是自己认识的。也不乖她,全中国的鉴定专家那么多,那认识的也就刘军和赵老师李老师那么几个人。
路上的时候,苏晓晓又详细的跟陶宝宝讲解了本次收藏天下栏目的流程和规则,也好让陶宝宝有些准备。
但是看陶宝宝年纪轻轻,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苏晓晓还是有些担心。
化妆间内。
先到的白君山等三位鉴定专家正在化妆,他们都是互相比较熟悉,因此说起话来也很随意。
 ;。。。 ; ;
第321章 三位专家
三人中白君山年龄最大,已经年近六旬了。
而贾似道则是四十出头的中年大叔,白手起家,闯下名头确实不易,所以人也比较傲气。
三十出头的司马茹的算是其中的小字辈。不过司马茹的家中也是收藏世家,父辈和白君山也是深交。
这次将司马茹的推出来,除了父辈脱不开身之外,确实也因为司马茹在年轻一辈中比较出色,是有意让她积累些资历的意思。
当然欧阳家也给白君山打了招呼,让他们在节目中多照看一下,免得出现什么差错,最后资历没积累到,反而出了洋相,丢了面子。
有人也许会说,三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又怎么可能“照看”呢?这里面就是一个触类旁通的问题了。
司马茹也算是收藏世家出身,家学渊源,鉴定玉器、翡翠的质量高低自然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要是碰到什么古玉,那可就要小心了。
比如一个人拿了一个玉佛,告诉你这是乾隆年间的和田玉,以司马茹的鉴定能力判断和田玉的真伪、优劣丝毫没有问题,但是不是乾隆年间的,可能就有些拿不准了,这时候就需要白君山、贾似道两人提点了。
虽然玉石不是他们专场,但也有所了解,触类旁通之下,他们对各个朝代的纹饰、器形的特点也有所了解,这样相互印证之下打眼的情况就会很少了。
“白老师,听说这次杂项的鉴定专家是一位叫陶宝宝的老师,年龄比较轻,有可能和司马茹差不多大,是什么来头您知道吗?”贾似道问道。
在古玩收藏界,要说有什么人能让贾似道佩服的话,那么只能说刘军这种天才级的人物才能勉强算一号。一直以来,贾似道都比较自矜,在这样的年纪闯下这样的名头非常不易。
没有想到的是,这位“陶老师”竟然还不到四十岁!而且鉴定的又是杂项,这让他心中有些不服气,认为陶宝宝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位称职的鉴定师,多半和司马茹的情况一样,是被长辈硬“架”上来的。
果然,白君山说道:“这位陶宝宝虽然年轻,但是听说也是非常出色的鉴定师。可能比较低调,所以没你们都没有听说,不过他的老师你一定听过,就是周老先生。而且也是刘军刘老师鼎力推荐的。”
在敲定陶宝宝上收藏天下栏目之后,刘军便特意打电话给白君山,请他“照顾”一下陶宝宝。白君山和刘军交情不错,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贾似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