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有专人验明真假,代为保管,发放凭证,告知暗号。
只要拥有凭证,对上暗号,任何人都可以到银行取出银子。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做岂不是多此一举,自己的银子放在府上,岂不是更安心?
本官可以告诉诸位,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银子藏在府上并不保险,尤其是对一些商贾而言,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可能丢失银子。
若是存在银行,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银行里的银子若是丢失,由银行赔付,手上的凭证若是丢失,登记的本人可以重新办理。
凭证加暗号,也保证了储银的安全,匪盗即便是获取了凭证,没有暗号,也取不出银子。
其次,将来某一天,银行会遍布大乾的每一座城市,只要你的凭证和暗号真实有效,就可以再任何一座城市取出你的银子,避免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麻烦。
最后,银子存于银行,银行每隔一年会发放利息,等于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获得收益。”
此话一出。
奉天殿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丢失包赔的话,还是放在银行里安全。”
“府上的闲银,放着也是放着,存进银行还能赚取利息,何乐而不为之!”
“话说回来……在各地建造银行可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钱粮,建成以后只是为百姓保管银子并且发放利息,有何意义?”
“是啊,按照秦部堂所说,终有一日,大乾每一座城市都有银行,若真是如此,就算把几年岁入全投进去,也是入不敷出!”
百官们议论的重点在于银行的投入与收益是否成正比。
若是投入大量的银子建造银行,到头来没有一点收益,反而不断亏损,那么建造它的意义何在?
就在百官提出疑惑的下一秒。
秦兴言开始解释“借贷”。
“至于借贷,顾名思义就是银行借款给百姓。
百姓拿到银子后,可以种地,做生意,开设工坊,铺设公路……简而言之,只要律法允许,全都可行。
这么做,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商贸的发展,给百姓一个机会,用银子挣更多的银子。
当然,这笔银子并非谁都能借到,本身有家底的,可以用宅邸,或是商铺,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到了期限,若是还不上,抵押的东西归属银行。
除此之外,只要你借贷的理由足够充分,且有足够的信誉与实力,向银行的主事申请,由京城的总行进行核查,通过后仍旧能够借到银子。
无论借贷的理由如何,都要给银行缴纳一笔利息,农户借贷谋生,利息就低一些,商贾借贷开设作坊,利息就高一些。”
话音落下。
奉天殿内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
“这不是等于将我等的闲银交给百姓?”
“听着确实可行,但总觉得不太靠谱。”
“若是银行储蓄的银子不够,我等还能取出自己的银子吗?”
能够进入奉天殿议事的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饱经风霜。
听到秦兴言的解释,立刻意识到,银行的本质,就是将存起来的闲钱借给百姓,达到流通的目的。
毫无疑问,这么做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刺激商贸,让大乾变得繁荣起来。
可是,时间久了,中间若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变故,他们就可能面临取不出银子的风险。
即便是储蓄的利息再高,取不出来也是扯澹!
因此。
一时间,众人陷入了纠结。
银行成立后,究竟要不要将银子存进去,这是一个问题!
就在他们摇摆不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