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配合你就配合,说你不配合你就不配合。
因而,唐姑娘的意思是尽量多揪出一些不配合的。
毕竟,朝廷不需要那么多搜刮民脂民膏的士绅,但需要他们手里的金银。
“正愁安仁府的士绅太怂,都躲起来做缩头乌龟,没想到突然就冒出来了一个,不错。”
杜庆心里这么想,脸上却露出了笑容,道:“这道菜不错,还有吗?”
朱泰宁听见这话,心中冷笑,那沈冠口口声声说什么乾国的武将不贪财,实际上呢?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哪里有人跟银子过不去!
收敛起心中的不屑与轻蔑,朱泰宁一脸讨好,继续道:
“还有这第二道菜,也是安仁府的名菜,名叫金板烩红虾,请您过目。”
说着,打开第二层的食盒。
就看见一块块的金砖摆放整齐,加在一起,又是几千两银子。
杜庆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望向朱泰宁,开口道:“这两道可都是硬菜,你一个人怕是做不出来吧。”
朱泰宁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有些欲言又止。
杜庆见状,脸上露出若有若无的笑意,道:“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本将军总该知道,这两道菜是谁送的,将来分田的时候。。。。。。”
说到这,戛然而止。
朱泰宁听见这话,微微一怔,倒不是没听懂杜庆话里的意思,只是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那么顺利。
本以为对方会贪得无厌,借此大捞一笔,却没想到,几千两银子就将他们给打发了。
实在是出乎意料。
“要不怎么说,乾国是蕞尔小国,就算是伯爵都没见过什么世面,几千两银子就能让他们背叛乾国丞相,实在可笑。”
朱泰宁这么想着,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压下内心的激动,道:
“回伯爷的话,这两道菜确实不是小的一个人做的,而是几位老爷一块做的。”
“说说看,哪几位老爷?”
“有城南的沈老爷,城北的宋老爷。。。。。。”
“哪个沈老爷?”
“沈冠老爷。”
“好,你继续。”
朱泰宁一口气将凑银子的士绅说了一遍,吐出一口气,有点儿口干舌燥。
杜庆将桌上的茶杯递给他,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朱泰宁微微一怔,心道差点儿把自己忘了,忙不迭道:“小的名叫朱泰宁。”
说完,伸手接过杜庆的茶盏,面露笑容,行礼道:“谢伯爷。”
杜庆望向一旁的士卒,吩咐道:“去取笔墨纸砚。”
然后又看向朱寿宁,淡淡道:
“把你刚才说的名字,全都记下来。”
朱泰宁听见这话,一口水差点儿喷出来。
感情说了这么半天,一个名字也没记住,浪费口舌。
他在心里腹诽了几句,接过笔墨纸砚后,写下所有人的名字,双手呈上:“伯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