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相!下官祖宅还有五万两银子,也能承包一段!”
武明空见到这一幕,懵了。
她本以为。
经过北伐募捐一事,这些官吏的手上应该不剩多少银子。
谁能想到。
竟然还有这么多人,能拿出这么多的银子。
简直颠覆了她的想象。
方修却是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风轻云淡的摆摆手,漫不经心道:“想要承包的去找秦兴言,最终确定一个名单,送到养心殿。”
秦兴言忙不迭道:“是!方相!”
百官见状,全都望向了秦兴言,那眼神如狼似虎。
饶是饱经风霜的秦兴言,注意到众人的眼神,也不由一震,忙不迭道:“各州府的道路需要多少银子,还得等赵部堂统计结束后才能知晓。
诸位先随本官回户部衙门登记一下,到时候承包的事宜优先安排诸位。”
话音落下。
百官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女帝的身上。
女帝见状,无奈的摆了摆手:
“散了吧。”
“谢陛下!”
百官纷纷行礼,转身离开。
武明空看着他们的背影,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好一会,才回过神,看向方修,问道:
“为何你总能从这些人的手里弄到银子?”
方修道:“很简单,让他们看到有利可图。”
武明空陷入沉思。
方修问道:“陛下有没有想过,臣为何能赚到银子?”
武明空望向方修,好奇的问道:“为何?”
方修淡淡道:“很简单,两个字,工商。”
武明空眸子里流露出一抹恍惚之色,很快又恢复清明。
“你是想说,让朕重视工与商?”
方修道:“陛下应当察觉到了,臣之所以让修路商贾的子女参加科举,是为了提高商贾的地位。
在臣看来,重农抑商无可厚非,可是想要让大乾富强起来,离不开这些商贾,同时也离不开数以万计的工匠。”
武明空听见这话,眉头微微皱起,喃喃自语道: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工匠和商贾都是排在四民的后两位。。。。。。”
话还没说完,就被方修打断。
“自古以来,未必就是对的。”
武明空不太同意方修的看法,但短时间内又不知该如何反驳,只是道:“商贸对国家终究没有什么益处,他们只是把农户种出的粮食,捕猎的猎物,以低价收上来,再高价卖出去。
粮食并不会因为经过他们的倒卖,就多出一斗。
那些货物也是一样,并不会因为经了商人的手,就多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