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从怀里取出一小块碎银,放在桌上,颇为大气的道。
一旁,立刻有小厮上前招呼,陪着笑脸,问道:“客官,您要什么酒?”
吴逸道:“一壶醉花酿,一碟花生米,再来一盘拌着吃的凉菜。”
“好嘞!您稍候,酒菜马上就到!”
小厮应了一声,拿起碎银,打酒去了。
吴逸看着小厮的背影,脸上露出怅然之色,感叹道:
“谁能想到,半个月前连一壶酒都买不起的我,今日竟能点两碟小菜。”
孙姓书生笑了笑:
“当时我便说,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终有一日吴兄会出人头地,如今应验了吧。”
吴逸摆摆手道:
“离出人头地还差得远,只能说勉强能活得像个人。”
“要是话本的人物塑造得再生动一些,说不准能被陛下看重,多拿九百两银子,那才是真正得出人头地。”
孙姓书生道:“能拿到一百两,已经很不错了。”
吴逸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还没开口,就听旁桌有人好奇的问道:
“你们是写话本的?”
吴逸看向那人,点了点头:
“是的。”
得到肯定的答案。
谢正业眼眸一亮,搬着椅子坐到了吴逸的旁边,颇感兴趣的追问道:
“你写的话本叫什么名字?可是聂小倩?”
吴逸摇了摇头,道:“不是。”
“那是射雕英雄传?”
“也不是。”
“难道是三国演义?”
吴逸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微微一怔,眸子里流露出疑惑。
“什么是三国演义?”
谢正业一连三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兴致减弱了许多。
听见这个问题,更是诧异,反问道:“你写话本的,不知道三国演义?”
“。。。。。。”
吴逸一时间无言以对。
“写话本为何就要知道三国演义?莫名其妙。”
他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没说出来。
谢正业见状,想了想,再次追问:
“你在哪里写的话本?是大乾月刊,还是江月小报?”
大乾月刊,吴逸倒是知道。
江月小报又是什么?
吴逸犹豫了一下,摇摇头道:“都不是。”
“那就是走的书坊?”
吴逸道:“也不是,现在还没刊印,不出意外,将来有机会刊印的话,是在大周月刊上。”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自豪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