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现在统一了天下,他可以腾出手来治理国家,他道:“现在天下九州,已经逐渐统一,朕有些时间治理国家。”
“皇上您是明君,国家统一是很正常,臣在这里恭祝皇上万岁万万岁?”群臣跪在地上道。
王兴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接着说道:“如今虽已统一,但百废待兴,朕欲推行新政,以振朝纲,各位爱卿可有良策?”
一位老臣出列,拱手道:“皇上,当务之急乃是休养生息,减轻赋税,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王兴微微点头,若有所思。这时,一位年轻官员站了出来,“陛下,除了休养生息,还应加强军备,以防周边小国觊觎我朝疆土。”
王兴眼睛一亮,“此计甚好,朕会命人加强军备。但新政推行,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随后,王兴与群臣又商议了诸多事宜,如兴修水利、发展商贸等。待朝会结束,王兴回到后宫,心中仍在思索着如何将新政顺利推行下去,他深知,这将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征程,但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他定要全力以赴。
王兴叫来太子,告诉他一个事情,那就是结婚生子,他道:“安儿你年龄不小,也该成亲,可有合适的姑娘。”
太子安儿脸一红,犹豫了一下道:“儿臣心中已有心仪之人。”王兴饶有兴趣地问道:“哦?是哪家姑娘,能得我儿青睐?”安儿鼓起勇气说道:“是李将军家的小女儿,温婉贤淑,儿臣与她有过几面之缘,便心生爱慕。”王兴摸着下巴思考起来,李将军手握重兵,若能与李家结亲,对新政推行或许能多一份助力。“这倒是一门不错的亲事,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王兴说道。安儿忙道:“父皇,儿臣真心喜欢李姑娘,还望父皇成全。”王兴笑着点头:“朕自会为你安排,只是眼下新政正要推行,这婚事也不能操之过急。你先安心帮朕处理些政务,多历练历练,待时机合适,朕便下旨赐婚。”安儿大喜,连忙谢恩,心中也暗暗期待着能早日与李姑娘喜结连理,同时也决心在政务上好好表现,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王安这几天也是一直帮着王兴处理国家事情,新政实施让唐朝更加强大,因此王兴也是越来越满意,他道:“安儿如今国家稳定,朕觉得你可以结果了?”
“儿臣听父皇的,请父皇安排。”王安说道。
王兴斟酌一下,道:“朕想了很久,武安二十一年,三月是一个好日子,朕想了很久,就那天吧!”
时间很快来到那天,此时司马懿这群人也是看到了王兴龙驾。他们也是行礼道:“皇上,圣安,万岁。”
王兴摆了摆手,笑道:“众位先生,起来吧,今日来这里是参加我儿新婚,朕谢谢大家。”
王兴现在就想后继有人,他对于长子继承制也没有意见,自己这个儿子越看越满意。
王兴手下也是走到王安面前,他们道:“恭喜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喜结良缘,太子妃一定会幸福。”
今日是王安的新婚,他对于祝贺之语言,也是很受波动。太子也是笑了笑道:“诸位爱卿,都是父皇左膀右臂,都是我大唐江山的顶梁柱,孤谢谢你们辅佐父皇,父皇有你们辅佐一定会继往开来,恩福天下,孤代替父皇谢过你们。”
王兴也是赞同道:“就像太子说的那样,朕摸爬滚打,二三十多年,要没有诸位爱卿辅佐,朕很难一统天下,来大驾落座。”
说完,就看到司马懿陈群这群人纷纷落座。而王兴走到太子王安面前,他也是笑了笑道:“安儿,爹跟你说,对于文臣武将不用表现的如此卑微,你是太子你得表现出自己君威,你要让他们明白,你是君王,他们是臣子,天子怎么可能受制于大臣们。你要有君威,不然不会有人服你,你要让他们对于你产生敬畏之心,不然没有人服从你。你懂了么?”
王兴其实也是教儿子帝王术,可是王兴明白自己儿子不会全听,他是一个很仁义的人,所以他更要手把手教自己儿子帝王术。
“爹,以仁义为主,更胜过于千军万马,父皇如今国家统一更需要收揽人心,父皇三思。”王安说道。
王兴看着他王安,也是微微一笑道:“安儿。爹告诉你仁义过头就不是仁义,那就是虚伪。朕告诉你,刘备之所以失败就是他过于依赖于仁义,朕告诉你治理国家,仁义有些时候可以用在老百姓身上,但是对于官员就不用。官员给他们点脸色,就容易开染房,你必须要用手段,他们才会心服口服,爹不会害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