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大婶乙,“既然你祖父他们不一起住,你娘亲怎么不接你外祖母过来尽孝?”
梁琳琅扯着脸上的假笑,“上一辈的恩怨,一个亲爹一个亲娘,家母没办法站队。她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外祖母过得舒心些。”
邻居大婶甲激动的拉着梁琳琅的衣摆,“你外祖母与外祖父,他们不睦吗?”
梁琳琅捂嘴装作害怕,左右观望,想溜走。
“这个,这个是长辈的事,我不能说!”
邻居大婶丙,“你放心,我们口风紧,这些隐私之事,我们不会往外说。”
邻居大婶甲、邻居大婶乙尴尬的笑了,会聚在一起聊八卦的都是一群嘴碎之人。她们转念一想,她们确实没往外说,只是在家里说,或者和相熟的小姐妹之间说说。
梁琳琅‘面皮’薄,很快就相信了大婶们的话,丝毫不防备,把外祖母杨老夫人当年在外祖温家落难时抛夫弃子,和离避难之事娓娓道来。
邻居大婶甲听完一脸气愤,替温家,替梁琳琅的娘亲温浅言不值。
“梁夫人就是太善良了,虽说天子重孝道,‘孝’字大过天。杨氏既已和离,就不再是温家妇,梁夫人做为温家女,自然不需要背负太多杨氏的责任。”
邻居大婶乙附和,“是这么个理,这杨氏不能共苦,在危难关头抛夫弃子,枉为人母,确实不需要背负太多。”
邻居大婶丙不嫌事大的拉着梁琳琅问,“温家落难时,你外祖母杨氏有给温家金银上的援助?”
梁琳琅尴尬的笑了,“外祖母,外祖母离开的急,所以……”
意思是没有!
站在远处放风的倩儿,不明白大小姐为什么要把家丑外扬。但是她相信以大小姐聪明,这么做一定有原因,肯定是计划好的。
邻居大婶甲动了动旁边的大婶丙,示意她开口问,大婶丙顶回去,撇嘴。
“当年,梁家有没有援助温家?”
梁琳琅点头,“有的,温家事发,家父四处走关系,家母怕连累梁家,提出和离保全梁家。家父对家母感情深,不愿意与之分开,家母不得已离京生下我们兄妹俩。”
邻居大婶丙一拍掌,“我就说嘛,听说温家当年被流放西北寒冷之地,没银子壮汉都能冻死,温家读书人,体格弱,怎么都活了下来,肯定是有人塞了大把的银子。”
“用的是谁的银子?”
梁琳琅哽咽,“梁家一大家子靠着家父那微薄的俸禄过活,清淡尚可温饱,哪来的银子救助温家。”
“家母的嫁妆变卖了,家父一分不少的全用在打点西北流放地的官员。”
“哎!”
梁琳琅一脸内疚,“这些事,不能对外说的,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梁家在京城的闹剧早就传到了江南,江南当地人知道梁展博的父母带着两个弟弟,直接巴在梁展博身上吸血。
经过梁琳琅的用心宣扬,梁展博父母,温浅言的母亲杨氏,三人‘声名大噪’,邻居们当面不说他们,背后早就议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