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和苏媛媛是一个地方来的,两人高中都没读毕业,而且成绩不咋样。
这种成绩要想从几百人里面脱颖而出怕是很难,先不说农场有多少知青了,就新移民村这五个村子都有七八十个
知青,有高中学历的有一半以上,而农场只怕会更多,村里面有初中文化的人也不少,报考人数最起码五百起跳。
而招聘的人数只有二三十个人,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苏媛媛想了想:“可能她现在当了干部,没把我们当回事了呗。”
陈静皱了皱眉,她可是知道赵曼的风评一向不错,要想在村里面说她是非,村民都不同意。
这条路看来行不通啊。
几个女孩子扎在一起就喜欢说人家的是非。
苏媛媛跟魏敏关系不错,她听说魏敏跟赵曼关系不错以后,就想走赵曼的关系,套出来点风声,考教师可是不能回城的知青能过的好一点的唯一出路!
她本身在家里就是娇娇女,要不是哥哥姐姐们都结婚了,家里唯一一个插队的名额也轮不到她。
按照当地的政策,即便是家里能够在厂子里面搞到名额,她也回不去城里。
这群小知青来到了乡下就以为自己是城里人,是正正经经的高中生初中生,就比人家农村人要强。
其实农村的人读书的条件很艰苦也更困难,一旦能够获得读初中的机会,当然会更珍惜这个机会了
赵曼想起这事儿,又拐了个弯,去了趟老韩家,把区政府招生的事情跟韩景林兄弟两个说了。
韩景柏读书成绩不好初中都没读完,韩景林可是初中毕业生,在乡下地方也算是个知识文化人了。
“嫂子,你叫我考试?”韩景林稍微有些惊讶。
“我记得你大哥说你是初中文化。”赵曼不好意思问他到现在还记得多少:“区里面招考的资格就是初中以上,你可以试试看,不考白不考,不过到时候报名的人肯定多,也不一定能考过。”
“我这种大老粗还能考老师呢?”韩景林摸摸后脑勺,觉得不可思议。
“区里面的文件可没有规定知青、农民、工人都在招考范围内,不过要准备考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你如果想考,这段时间得挤出来点成绩复习,考试的范围都在区里面发的红纸文件里面,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韩景柏拍拍二哥的肩膀:“你行啊,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你最厉害了,我二哥以前可是在班上总拿第一名的。
”
可不,赵曼心说韩景林还是个精神小伙呢!
如果本身就有文化基础,复习一下比较难。
韩景柏也很有自知之明的说:“像我就不行了,我初中都没读完,看着课本上的书我简直是头疼。”
刚好下午,家里面正在做晚饭呢,唐彩云跟蔡秀敏都听着。
教师!
那可是比建筑工人更好的工作了,要是韩景林能够考上教师,那家里就多了一个人吃公粮,唐彩云高兴的差点没在心里尖叫起来。
而且大嫂这样通知了,四舍五入韩景林准保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