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吴军主力真的在北岸,以北岸渡口为中心向外探索百里,应该不难找到踪迹。”郤锜脸上没有表情。
楼小白问道:“暂时停止渡河吗?”
“不,按照顺序继续渡河。”郤锜说完吩咐郑丘缓去邀请暂时没有出发的卿大夫。
郑丘缓应“诺!”快步离开。
时间没有过去多久,仍在这边的中行偃、士鲂和邯郸旃全部过来了。
“吴军主力可能在大江北岸,我们需要派出人手探索方圆百里。”郤锜没有提到吴军主力可能在大江北岸的消息是从哪里获得,强调道:“多派人手!”
中行偃立刻问道:“后续部队要暂时停止渡江吗?”
“尽快对方圆百里完成探索,渡江作业则是暂时不停止。”郤锜知道吴军主力的大概数量也就三万,认定即便是中行偃率部完成渡江,剩下的联军仍然可以收拾吴军的主力。
同时,郤锜不想让吴国君臣看出己方已经获知吴军主力仍在北岸的消息,认为那样将致使吴军主力逃掉。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郤锜压根没有将三万左右的吴军看在眼里。
已经完成渡江的部队是郤氏、楼氏、范氏、智氏的四个“师”,明天将是中行偃带一个“师”的兵力逐渐渡江。
留在大江北岸渡口附近的有郤氏、范氏、邯郸氏各一个“师”,还有来自其他中小家族合起来约十一个“师”的兵力,光晋军就有将近十万。
另外,卫军也有近万在大江北岸,只是郤锜并没有对这一部分卫军有多么重视。
不开玩笑,晋国中小家族组成的军队,在战斗力上并不会比卫军差。
毕竟,卫国没有太善战的家族,他们的军队也是众多家族的私军拼凑而成。
郤锜倒是会对宋军稍微高看一眼,高看这一眼是因为宋国屡屡在遭遇楚国入侵期间能够扛住。
不是宋国表现得那么坚韧,讲实话就是晋国也不会冒大不韪跟宋国亲近,后来又一再在军政事务上给予很大力度的支持。
因此,郤锜倒是将大江南岸的一万左右宋军算在可用的范围之内。
“父亲之前没有派人探索大江北岸吗?”楼小白心里很困惑,觉得自家那一位父亲不至于这么粗心大意。
楼令当然有派斥候探索大江北岸的渡口周围,只是探索范围只限于三十里之内,并且派人进行探索的时间很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由于楼令派人探索的时间有点早,后面降低了探索的力度,再加上大江北岸可以躲藏的区域不比大江南岸少,极可能还真让吴军避开搜索了。
也有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楼令派人探索大江北岸的时候,当时的吴军并未过来?
从郤锜下令探索的时间开始算,直至过去四天,才有斥候发现大量人马活动的踪迹。
可能是楼氏有专门进行过培训的关系,找到线索的便是来自楼氏的斥候。
相对而言的话,当今之世在斥候质量上,真的没有家族能够胜过楼氏。
那是因为楼令真的比其他贵族更知道一名斥候该做什么事情,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回世子,线索是在渡口西边距离四十来里的江面内陆约二十里找到,已经有同僚顺着踪迹继续探索。”赵武恭敬说道。
啊?
赵武?
春秋时期起名叫“武”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远远超过也经常被用来起名的朔、书、锜、克等一些名字。
这个赵武是楼令原身的生母,她的娘家人。
有那么一件事情,在楼氏攻克并占领秦国大半疆域之后,有一个部落主动找上门,他们宣称是师嬴的娘家,后来得到证实确实是,只是互相之间其实已经隔了三代。
且当是有理有据吧?反正楼令当时认下这一门亲戚,而让楼令认可下来的理由,他们的氏是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