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的确是很担心!
虽说刘+不是第一次上阵,可老夫人还是免不了有点害怕。
见刘+回来了,这悬在嗓子眼里的心,才放回了肚子。拉着刘+在屋里说话,刘巨坐在旁边,盯着刘+的脸,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儿。
不过,恢复了记忆地刘巨,虽然还是很憨直,却不似从前一样傻兮兮的,没个轻重。
同样是练武之人,刘巨看得出来,刘+好像是受伤了。
只是刘+不想说出来,显然是害怕+夫人担心。刘巨眉头紧蹙,却始终没有开口。
“+啊,这仗,要打到何时?”
刘+说:“恐怕要打些时日……不过母亲不必担心,以楼仓之雄关,楚军绝讨不得好处。到最后,他们只能乖乖的和咱们求和……娘,这一仗打完了的话,我们很可能要换一个环境了。”
“环境?”
+夫人先是一怔,旋即笑道:“你是说去九原?”
“啊,娘您怎么知道的?”
刘+很震惊。撤往九原的事情,只有他核心周围地人才知道,甚至连襄强那些跟随他很久的人,也不清楚。而且,刘+没有和+夫人提起过这件事,老夫人又是从何得知?难道说……
“你别瞎猜。”
+夫人笑道:“是前两天公叔先生过来时,偶然间向我提起的……+,九原郡,真地那么好?”
隐隐约约,刘+猜出了公叔缭的意思。
母亲是阳人,但长年生活在南方(黄河以南地区,在当时基本上都称之为南方),对北方总是怀有一些排斥。九原郡,很多人都以为那
寒荒凉之地,甚至连刘+一开始,也这么认为。
可实际上呢,河南地之肥沃,不属于中原。
人口嘛……可能比不得阳关中那些地方,但绝对比这泗洪要多很多。
公叔缭不是个多嘴的人。曾出任老秦国尉的人,怎可能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既然向+夫人透露口风,肯定是怕老夫人到时候转不过弯儿,不肯前往九原郡。而刘+呢,又是个孝子。老夫人如果不肯过去,只怕……透露口风,其实隐隐也包含着劝说老夫人地意思。
有道是,人老成精!
公叔缭来到楼仓之后,很少出谋划策。
这其中有年龄的关系。可若说起思绪缜密,的确不是刘+可以比拟。至少,刘+就没有想起来。
“娘,我出去方便一下。”
刘巨突然开口,站起身来朝着+夫人行礼。
+夫人一愣,旋即点头笑道:“巨啊,你只管去就是了,不用和我招呼。我这里和你弟弟,还有弟媳再说会儿子话,就歇息了。你也别过来伺候了,早点休息,明天去帮你弟弟的忙。”
刘巨连忙说:“孩儿知道了。
”
着话,他就走出了房间。
刘巨没有去方便,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王姬正在火烛下缝补衣服,见刘巨进来,诧异的问道:“阿巨,你怎么回来了?娘歇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