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刑徒 > 第一一八章 巴蜀来人(第3页)

第一一八章 巴蜀来人(第3页)

却见曹参急匆匆跑来,一见刘阚地面就说:“阿阚,老唐走了!”

“走了?”

刘阚立刻急了,“不是说好了等其哥他们来吗?我这刚准备派人过去,他怎么就走了?他一个人走的?”

曹参说:“不,是和陈义一起出发的。”

“陈义也走了?他不是还要在这边盯着田庄的建设吗?”

“不,陈义说这件事就由你来做主,他相信你不会害他。还有,老唐走的时候,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曹参说着。把一个包裹递给了刘阚。

里面是一卷书简,上面还压了一块木简。

木简是唐厉给刘阚的心,大致意思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阿阚,我记下了……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因你我是兄弟。书简是当年大秦国尉尉缭在退隐之前。送给我祖父地礼物。也是他一生地心血。今我暂交付与你,代我保管……保管好了。我回来时要还给我。

刘阚闭上眼睛,做了一个深呼吸。

唐厉,已经开始寻找属于他地路了……

先是任嚣,后是唐厉。

一个是关怀他,给他许多帮助地长者;一个是他来到这世上后,最早的朋友。现在,都走了!

刘阚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单,做什么事情,都有气无力。

或是拼命的练武,或是骑着赤兔散步。到了晚上,则一个人坐在油灯下,静静的阅读那卷木简。

这木简,也正是是后世所流传的《尉缭子》。

比之刘阚前世看到地尉缭子,刘阚手中的这一卷木简更加的完整。

从兵事到政事,在字里行间中,莫不流露出尉缭子的思想。准确的说,尉缭子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兵书。在后世,由于宋人将这部书收入《武经七书》,于是就把这部巨作,当成兵书。

《尉缭子》属杂家。

同时又兼合了儒、墨、名、法、兵诸家学说,形成了其独特地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尉缭子》是以《商君书》为根本,虽涉及兵法,但在同时,也包涵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颇为博杂。

五卷三十一篇,分别是天官、兵谈、制谈、战略和攻权。

刘阚非常仔细的阅读,认认真真的体会。前世,他的确是看过这部书,但如此用心体会,却是头一遭。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又是一个多月。第二批移民二百户,由雒阳、缑氏、新城三地征发的移民,抵达楼仓。

出发时约一千一百人左右,在抵达楼仓时清点,共1048人。加上首批移民,还有楼亭原有的居民,小小的楼仓,转眼间已经有近三千人地住户。第三批移民三百户。一千七百人,从关中义渠征伐,如今已东出函谷关,抵达毂城。据押送的官员预计,四十天后,抵达楼仓。

如果再加上这一批移民的话,楼仓总人数将超过五千大关。

第二批移民抵达地时候,已经过了农耕的时节。不过无需担心,刘阚先分配了土地。待来年春耕。然后利用这第二批移民,正式开始修筑楼仓。连同本地人,近千人同时忙碌起来。

一部分人随同襄强整修堤坝,另一部分人则开始修建城墙和田庄。

与此同时,嬴壮返回相县,调拨来四百正卒,作为楼仓卫军的基础。也就是说。刘阚还需征召四百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