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沙以南,群山生万林,苍古之树随处可见,栖息巨鸟成群,展翼纵横百丈,叠云生辉。
山林水涧,秋雾浓锁。
一阵秋风吹林,婆娑声动,一棵千年枯老的树上浮动苍翠之芒,一道年轻的身影竟从树干里缓缓剥离。
淙淙溪水畔,少年蹲下来,双手捧水浇打在脸上,又贪婪地捧一汪清水纵饮。
“痛快!”
顾余生长长吐一口气,想要回望来时的路程,眼睑被森林华盖所遮,抬头之间,偶有落叶飘落脸颊,阳光透过厚厚的苍叶,斑驳的光影给这片寂寥的大地烙印上时光的年轮。
山林风静,光照和煦,疲惫的顾余生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空,张开手臂,感受自然的风韵。
身心的疲惫,被大自然轻轻拂过,一身轻松。
早年他入青云门,虽未修行道宗法门,但秦酒在教他剑道时,先教其做人,身形内蕴,皆契合道宗修行理念。
虽然顾余生感觉到自己并未真正摆脱麻烦,但此间山林浓密,天空与林镶嵌,浑然一体,就算前路再糟糕,也不会比当年自己独自进青萍山那样彷徨无助。
找一块溪水之畔的石头倚靠,双手抱怀,将一朵青莲缓缓置于清澈的水上,青莲滴溜溜旋转。
叶芷罗的灵魂渐渐在水中央浮现,没等她开口,顾余生的袖口之中,一道杏黄的龙影与光映照金堂,龙吟之声使得水面泛起层层波澜。
“黄龙!”
叶芷罗神色错愕,纵身一跃,以千年老木凝出一具身体,神色戒备,她目光看向顾余生,似有询问之色。
顾余生也不解释,皱眉道:“前辈这时候出来做什么?”
“我被田藏渊偷袭,真魂龙躯受损,一直无法愈合,此地木灵之气浓郁,非比寻常,当然要出来调养一二。”
黄龙道人化作人形,刻意离开顾余生数丈之外盘坐,双手抱合丹田,就地冥想,每一次呼吸,都会引动周围山林飒飒,涓涓溪水波澜起伏。
周围的木灵之气和日照形成的斑斓之光,顷刻间盘踞在黄龙道人的周围,他以人形打坐,身具龙骧之态,竟形成奇异的自然之景,数条彩虹在山林返照。
叶芷罗飘然来到顾余生身边,她的眼底露出几抹诧异,对顾余生密音道:“当年小夫子曾亲眼见证玄界道宗的衰败,夫子劝其修道术以袭传承,小夫子纵剑于世,不愿承受这份因果,遂出太乙遨游,百年后带斩龙山归来,黄龙道人便是随斩龙山来的一条幼龙,没想到道宗的诸多道术,竟然为黄龙道人所修。”
顾余生感受到黄龙道人正运转一门高深的道宗秘术,方圆千里的草木都好似为他所用,不由地暗自惊奇,因为他所看过的道典之中,竟无一门相似或相近的秘术。
“那是道宗的金光术。”叶芷罗眼里颇有几分羡慕,“传说此术基于五行而衍,不依赖天地灵气根源,百花阁内亦传承有小金光术,只可惜我也只学到一些皮毛。”
顾余生想起叶芷罗能够催动木灵之气化生,好奇道:“莫非师叔施展的遁术就是小金光术?”
“嗯。”叶芷罗点点头,恍然想起什么,“对了,师侄,谪仙酒会上为你拍下的那一本桃花剑典,可能也是金光剑术的衍变,传闻道宗鼎盛时期,曾开辟出五行阴阳之术,每一种属相皆有神妙,所谓金光,是修炼者内气外显呈现的一种姿态。”
“原来如此。”
顾余生凝观黄龙道人入定,呼吸如雷,他以人形之姿气通百窍,和早年顾余生在开脉煅骨时差不多,但黄龙道人本身拥有强大的真龙血脉,每一次呼吸之盛,皆数十倍于自己。
在其数里内,顾余生纵然想要修行打坐亦是不能,无奈之下,他在山林间飞行,寻得一棵苍劲古树,于树冠之上盘坐入定。以道宗吐纳之法呼吸,同时,他的神海之中浮现出黄龙道人刚才浮现的龙象,也试着调整气游百脉的方向。
某个瞬间,顾余生只觉体内气血翻涌,身体内多年未炼化的大妖之血,神龟之血,竟无意中被激发,其势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激荡,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