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赵恒知道赵炅对自己心存不满之后也是十分的惶恐,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怒了这位喜怒无常的父皇。
于是不管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里,赵恒都表现得非常谨慎。
堂堂的大宋太子,说话之前都要经过仔细的考虑才敢出口。
饶是这样,赵恒也险些翻车。”
刘询立刻追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至道二年(996年)开封遭遇旱灾,所属十七县都不同程度受灾。
按照当时的惯例,这十七县都得以减免赋税,以此来减轻百姓的压力。
但是因为此时就有官员向赵炅上奏。
说开封府夸大灾情程度,刻意减免赋税来邀买人心。
这一下子算是戳中了赵炅的心思。
本来他对赵恒威望高就有些不满。
在赵炅看来,这个时候你赵恒邀买人心是想要干什么?
难道是想要借这个名声把朕赶下台吗?
好在赵炅还有几分理智,并没有直接下旨处罚赵恒。
他先后派遣了数次官员前去各县实地察查。
反馈回来的结果都是灾情属实。
赵炅明白是自己误会了赵恒,于是这事才不了了之。”
说完之后任小天还不动声色的扫过了刘彻。
刘彻脸颊顿时抽搐了几下。
任小天这哪里是不经意的看他?
分明是在说自己对待刘据的方式十分的不妥。
好在任小天并没有说刘彻的不是:“逃过这一劫之后的赵恒行事更加的谨慎。
生怕一个不小心再次触怒了赵炅。
好在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也没过多长时间。
此事后的第二年,赵炅就驾崩了。
赵恒顺理成章的继位,成为了大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
刘询微微点头道:“如此说来,赵恒也实属不易。”
其实他和赵恒的情况正好相反。
赵恒是继位难,掌权容易。
而他刘询则是继位容易掌权难。
任小天咂么了一下嘴说道:“当然了,赵恒继位也没有那么的一帆风顺。
在赵炅病死之后,宦官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阴谋拥立赵元佐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