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三国小术士 > 第749部分(第2页)

第749部分(第2页)

但是,当听说曹休因为这场战争而患上了重病,曹叡却再也坐不住了,忍不住拍着桌子大骂道:“司马懿,擅自行动,着实可恶!”

“圣上,司马懿兵入江夏,也有其用意,还望体谅。”钟繇道。

“王宝玉岂是能招惹的,如此可好,江夏未曾占领,却失去了竟陵,大司马病重不起。江东荆州皆拍手称快,朕还有何颜面。”曹叡依旧气恼不止。

群臣劝不住,纷纷意识到司马懿将大难临头,而就在此时,禁卫军回报,司马懿已经到达了皇宫,正在门外候着。

“宣他进来吧!”曹叡没好气的说道。

半晌之后,司马懿弓着身子进来了,跟随他一起进来了,还有三名蛮夷长相的人物,从未见过。

四人纷纷跪下叩头,曹叡正在气头上,也没问这三人是谁,冷声道:“司马仲达,不尊圣旨,你可知罪?”

“陛下,且听臣一言,后任凭圣上责罚。”司马懿平静的说道。

“讲来!”

“臣兵发江夏,实因江夏之地乃江东之咽喉,得此地犹如得半个江东。可惜臣无能,与汉兴王相峙多日,虽曾得夏口,犹未得江夏。”司马懿如实说道。

“你何止未得江夏,还因此丢了竟陵。”曹叡道。

“圣上,竟陵未丢,汉兴王邀我讲和面谈,且有一份书信,请圣上过目。”司马懿说着,将王宝玉的那封信取了出来。

曹叡接过来看了看,大出意外,王宝玉的脑子到底在想些什么,竟然要把竟陵打造城无兵的贸易之城,真是稀罕。但是有一点隐藏的含义还是能看出来的,竟陵最终的管理权还是属于王宝玉,这算盘打得真响,确实是汉兴王的做事风格,一点不吃亏。

曹叡对此并未表态,其实心里也想着借势而下,大家颜面上都好看。只不过是立刻答应,会让群臣生疑,以为自己暗中和王宝玉还有何约定。

曹叡不表态反而让司马懿暗中松了口气,接着说道:“臣以为,汉兴王之封号,为太祖在世时所封,乃是大汉爵位,而我大魏却是大汉顺理成章的继承之人,不过改了国号而已。”

“司马懿,你口出此言,到底是何意图?”曹叡脸色冰寒,差一点就要把司马懿推出了斩了。

司马懿竟然朝着曹叡神秘一笑,说道:“陛下息怒,这三位乃是前来朝拜归顺汉兴王的楼兰、龟兹、车师的使者,臣以为,朝拜圣上亦可。”

曹叡立刻明白了司马懿的意图,顿时喜上眉梢,西域这些国家虽小,但却是凉州的隐患,如今竟然来归顺,自然是一桩大好事儿。

“三位使者,朕与汉兴王关系甚密,不分彼此。”曹叡连忙笑道,群臣暗自鄙夷,在这方面上,皇帝们的脸皮都超厚。

“既然如此,楼兰愿为大魏的属国,年年纳贡,听候调遣。”楼兰的使者立刻大声道。

“车师也愿如此!”

“龟兹愿为属国!”

随后,三位使者纷纷从怀中掏出了礼品单子,上面的礼物虽然不算丰厚,但却极具西域特色,对于内地而言,也是难得之物。

曹叡简直心花怒放,一时间都忘了追责司马懿,连忙吩咐设下酒宴,款待三位使者。

西域各国原本就对内地群雄林立的状况不熟悉,正好在沿着玉石之路前来的途中,在长安这边遇到了带兵归来的司马懿。

1895 三国使者

狡猾的司马懿顺理成章的将这几位使者以及所带的东西一起弄来了,一路上连哄带吓,三位使者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保住小命回去复命就行,也就听了司马懿的安排。

酒宴之上,曹叡听到了很多关于王宝玉的神奇故事,唏嘘感叹外加艳羡,捡便宜的事情他当然不会放过,甚至宣称王宝玉就是皇叔,是他的叔父,厚颜程度也令人咂舌。

使者们都是小国家的人,弄不清中原乱七八糟的群侯割据局面,虽然置疑汉兴王为何是魏国的皇叔,但是王爷不是皇帝的大致意思他们还是懂得的。

不正式签订了归顺大魏的协议书,恐怕也走不了,三位使者最终还是顺从,只要拿回去一份协议,谁还能来这里查验真伪,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高皇帝远。

曹叡开心无比,觉得国家的疆土得以扩大,乐得忘乎所以,甚至有了一种错觉,顺手牵羊都能得到三个小国,跟王宝玉搞好关系还真是好处多多。

司马懿拦着几位使者,算是功臣,将功补过,曹叡没有再计较,还是让他重新去往长安,大都督的职务却没给他。

司马懿自然不会表现出任何不满,走得比兔子还快,立刻率领大军离开了洛阳,一点不含糊。而曹叡送走三国使者之后,召集近臣,开始商议关于竟陵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