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啊!反正也是个惹祸的东西。”
“哎呀!宝玉,此等大事儿,你怎能如同儿戏!”陌千寻急得直跺脚。
“无所谓,不就是虚名嘛!”
陌千寻知道王宝玉的性情,都懒得对他埋怨,略微思量了下,转身迅速的离开了。
王宝玉全不在意,转身溜溜达达的回到了巴公府。第二天上午,陌千寻喜滋滋的回来了,从怀中取出一物,递给王宝玉,正是那个封汉兴王的圣旨。
啊?王宝玉惊讶的张大嘴巴,问道:“千寻,你去追上杨修要回来了?”
“怎可要回,我派飞云鼠跟踪杨修,将此物偷了回来。”陌千寻心有余悸的说道。
“送出的东西怎么能偷回来!”王宝玉顿时拉下脸来。
“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大胆!”王宝玉恼火质问道:“谁给你这么大的权利?千寻,无非是过眼云烟,你为何让我难堪呢?”
“宝玉,圣旨不能还回,且听我慢慢道来。”陌千寻含泪道。
“因为这个汉兴王,咱们差点就被刘备拘在成都,这东西就是个惹祸的玩意。那你说说,为啥不能还回去?”王宝玉恼道。
“其一,此乃曹操之意,非圣上所想,要想收回封位,应先有罢黩之圣旨,如此草率交还圣旨,乃抗旨不尊,反受诟病;其二,天下皆知宝玉为汉兴王,若无圣旨,即为自立为王,必遭讨伐,张鲁乃前车之鉴;其三,若想保彝陵不失,以汉兴王之名,正可让天下英才趋之若鹜。”陌千寻一口气说道。
王宝玉沉默了半晌,觉得陌千寻说的很有道理,这里面并无他半点私心,全都是为了自己好,这才拱手道歉道:“刚才是我态度不好,你别介意,还是你说得对。”
“千寻蒙宝玉重生之恩,不敢有一丝懈怠,当竭力辅佐宝玉,死而后已。”陌千寻道。
“杨修丢了圣旨,回去岂不是要有麻烦?”王宝玉道。
“以我观之,杨修必不会说出实情,只道宝玉不曾交还。”陌千寻道。
“如此一来,曹操会不会恼羞,兴兵彝陵啊?”王宝玉担忧道。
“无须担忧,我听闻刘备已起兵汉中,曹操定无法分兵,何况彝陵有孙权、关羽相助,绝非一城之力。”陌千寻道。
王宝玉稍稍放下心来,将圣旨收好,将杨修来访的这一页翻了过去。
再说倒霉催的杨修同志,夜宿客栈,第二天一早起来,却惊讶的发现圣旨不见了,连同随身的银两也不翼而飞,只剩下了王宝玉写给曹操的那封信。
杨修顿时惊得满头大汗,遍寻无果,丢失了圣旨,那可是死罪啊。他也怀疑是不是王宝玉派人故意这么做的,细细一思量,如果真是王宝玉干的,回去要肯定也要不回来,人家完全可以不承认,相反可能暴露了自己丢失圣旨的事情。
杨修犹豫再三,还是变卖了衣服,换了点银两,过了汉江,回返了邺城。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这道圣旨非常鲜明的折射出大家的虚伪。曹操要回圣旨不地道,千寻派飞云鼠偷回也不地道,杨修决定将不地道进行到底,且看他如何跟曹操交代。
913 征伐汉中
“魏王,属下办事不利。宝玉推说圣旨已经丢失,不,不肯归还。”杨修见到了曹操,为了自保,将责任推到了王宝玉的身上,说着汗珠子已经渗了出来,脸色惨白。
“可否是你念着旧情,不肯用心啊!”曹操的脸色沉了下来。
“属下不敢有任何怠慢之心,苦劝无果啊!”杨修腿一软跪了下来,身如抖糠,但口气坚定,咬死就是王宝玉不肯还。
“宝玉胆敢不归还圣旨,其心昭然,恨我前番错爱了他。”曹操大怒。
“尚有宝玉书信一封,但请魏公过目。”杨修说着,将那封信掏了出来。
曹操将书信展开,只见上面写道:“曹公,匆别数日,常忆昨昔,你我携手,战西凉,平汉中,沙场点兵,气冲霄汉,天下臣服,莫与能敌。心系归途,再征蛮夷,怎奈世事难料,终成遗憾。伤归彝陵,安度余生,不敢觊觎高位之荣,只愿繁华一郡之地。公知吾心,从不相欺,念往日把酒之情,莫他日战场遥望,亲者若为敌,必痛彻骨髓……”
曹操的眼圈湿润了,字字句句说到自己心坎里,含泪笑道:“宝玉欺我,此文才情横溢,必是他人所写。不过倒也像是宝玉心腹之人,对其十分了解,尽书宝玉心声。”
“属下猜测,应是彝陵大鸿胪所写。”杨修想了想答道。
“哦?只知陌千寻颇有经营头脑,不想文笔也如此了得。”
“非是陌千寻,臣所说是贾邺贾织纲。”
“文冠天下的贾织纲也在彝陵?”曹操惊道。
“我已与之见面,正是此人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