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嬴政推剑于背,顺势拔剑而出,盯准目标横扫而至霎那削断其左腿。荆轲骤然倒地,仍做困兽之斗,倒执匕首射向嬴政,然而只是没入到了殿柱中。
此刻,赵高飞身而起,臂肘击下直撞向秦武阳的太阳穴。秦武阳双手来不及格挡,只觉得头昏眼花踉跄着倒退数步,尚未站定,赵高已然双掌紧扣其喉敛臂旋勒,秦武阳顿时气绝而亡。
“轰轰”,夏无且和赵高把厚重的宫门打开,卫士鱼贯而入,冰冷的刀架在了荆轲的脖子上。
荆轲知道大势已去,拖着残躯倚到殿柱上,指着嬴政狂然大笑:“秦若横征暴敛,今日亡我一个荆轲明日还会有千万个荆轲!”
他仰天长啸——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咏罢,本欲自杀谢太子丹礼遇之恩,可手刚伸向柱上的匕首就被卫士抹了脖子。
嬴政踱出咸阳殿,立于阶沿居高俯视,但见一方倩影从树后闪过……
“适才忽起之曲是否熟悉?”他幽幽的问上前伺候的赵高。
“诺,仍似当年的《十面埋伏》。”赵高唯唯诺诺的回应。
随后嬴政调查此事,蒙嘉因为收受贿赂在秦王面前美言燕国而受刑。
凡上呈之物都需经内侍赵高事先检验,那怎会未发现图中藏匕?想来赵高当初也是由燕丹引荐入宫,故被怀疑其是有意放荆轲入殿,甚至有可能是明知而为,乃燕之谍人!助燕国刺杀秦王可是重罪,赵高自然入了狱,按律将处以死刑。
此为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由于荆轲刺秦一事,嬴政做出两个决定。一是派王翦、王贲父子进攻燕国,二是把原本囚于韩地的韩王安就近迁徙到郢陈(今河南省淮阳市),不想韩民私通韩王安做出反叛之事,结果反倒于次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叛乱,为除祸患嬴政处死韩王安。
作者有话要说: 注:《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二十一年,新郑反。”
☆、第72章 儿女情长
梅儿这般一闹,宫中开始流传大王遭到刺客时有位叫王梅儿的姬妾在咸阳殿后墙弹批把。
尚算真实,可传言刚两天却变成另一番味道——把她从王梅儿说成了王美人,连弹奏的曲子都有了词。
当晚嬴政便来了寒梅宫,“寡人听闻一词曲,‘三尺罗衣何不掣?四尺屏风何不越’可是王姬所唱?”
她也多少听到过,传得太夸张,弄得梅儿都不好意思,故道:“最近宫中传言破盛,不过是以讹传讹的事。”
嬴政微微停顿,道:“那么王姬当时并未去过咸阳殿,也未动过寡人的乐器?”
“妾只是刚好路过。”他当然知道自己去过,还明知故问。梅儿内心叫嚣,可仍半跪着默不作声,之前的那股子拧巴劲怎么就再生不出来?
这首曲本是嬴政命宫奴传的,现在话都问到这份上了梅儿仍装清高,他不由加重语气:“过来。”
梅儿敛手低头,乖乖的小步走上前,被他顺势拉入怀中,“罢了,既然宫中有此言语,寡人将晋封王姬为美人,王姬另想得何等封赏?”
温热的气息吹拂于耳鬓,梅儿不由羞红了脸,偷偷揉捏衣角,撑起三根手指,仿佛又回到了那雪落梅绽的娴嬉宫:“三个请求,愿大王成全。”
他凝望着梅儿许久许久,眼依旧黑不见底。缓缓的收紧手臂,将头埋入梅儿的颈窝,似有些疲惫或眷念:“说吧。”
“自从曼曼住进寒梅宫总是寡言少食,再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恳请大王能够让她至少一周,哦不,至少一个月去看望一次姜夫人。”她早就想告诉嬴政,却一直不知如何启口。
“嗯,那便每月一次,去尽尽孝吧。”嬴政慵懒的回应,“第二呢?”
“还有呀。”没想到嬴政这么轻巧的同意了,梅儿便不自觉的放松下来,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