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晓伟作案手法极其狡猾,胆大妄为,具有极高的心理素质和射击技术。
计划周密,具有高超的反侦查手段。
“每次作案前,都要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过几遍。
包括作案的方法,行走的路线,允许的最长时间,在作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怎样处理等等。
想好一件事,就把它定下来,全部想好之后,觉得有把握了,再行动。”
正常人的心理。
在碰到突发事件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先保护自己。
由于内心恐慌,对当时发生的人和事,一般都记不住。
甚至连打过几枪,打枪的人多高,什么模样,都记不清楚。
自己要克服心理障碍,抱着这次出去干事,就回不来的打算,不考虑自己的得失。
这样,就什么都不怕。
事先准备得很充分,不允许自己有一丁点疏漏。
别人可以犯错,他不能犯,一个小错,就可能断送掉自己的性命。
枪是一定要开的,而且一定要打死人,不然没有震撼力,谁也不甘心巨款被抢走。
狙击手的枪法!
当过特种兵的身手!
铁腿无敌的武术高手!
强大的组织能力!
杀人不眨眼的本事!
多次杀人犯罪生涯,他从使用各类杀人凶器的效果上得出了这样一条经验,刀不如枪;枪不如斧;斧不如锤。
用刀作案,不能一招致于死地,受害人容易喊叫,且流血也比较多。
用枪作案,虽能一招致于死地,但响声太大,公安机关110反应也快,容易破案,他认为教训就在这上。
用斧的效果不错,但过于笨重,不易于挥动。
用锤最好,轻巧灵活,可以一招就将对方制服,喷出来的血也不多。
他在作案前买了锤子,在自己的头上作敲打实验,因为感觉效果很好,最终确定了使用这种工具。
但在作这起案件时使用还不熟练,打击受害人头部的次数较多,身上溅了不少血迹。
作完这起案件后,他坚定了使用锤子作为杀人工具的决心。
为了增强自身体力,确保锤子打击头部的准确性,他专门租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改造成健身房,使用拉力器练臂力,在沙袋上划了几个圈,练习从各个角度打击人头部的技能,并每天坚持长跑三,四十里,锻炼自己的耐力。
通过练习之后,他有把握在6秒钟内杀死一个人。
他在武汉市抢劫杀的有4个人,在江西省杀的3个人都是用锤子。
为了便于作案后能迅速逃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用氧焊切割钢板效果很好,便自己学会了切割技术。
二。
在艰难的追踪中,线索扑朔迷离;头绪万千。
机智的干警们精心侦破了一起又一起枪案,但均不是这把丢失的枪。
同时,用这把枪在几天内劫杀出租车司机; 屠杀货运个体户;暗杀贸易公司老板,毫不迟疑;连连见血。
公安专家和干警与心狠手毒;狡猾奸诈的凶犯斗智斗法。
狡兔三窟的凶犯几次得手的危急状态下,被干警们紧紧追逼而功败垂成。
在武汉岱山检查站,二马开枪打死三人;打伤一人,并抢走一支手枪,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