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 第874章 王世充献策脱樊笼(第1页)

第874章 王世充献策脱樊笼(第1页)

第八七四回王世充献策脱樊笼

王世充向靠山王献计,说:老贼宇文化及有意让我去洛阳控制住越王杨侗,以达到他未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呐。他为了控制我,肯定会把我全家老小都给我扣押了,借此要挟于我。我又不能不去。因为我不去,他也会找第二个人。到那个时候,更难控制了。我去了,我还是大隋的忠臣。所以呢,我现在想个计策:“王驾千岁,要让我去洛阳这件事,您还是让这老贼宇文化及先提出来,让当今圣上答应了。但是,在他要扣押臣的家小的时候,老王爷您务必要把臣的家小抢过来,您说您来扣押!皇上是信任您的,相比这宇文化及,他能不信任您这个叔叔吗?那这样一来,臣的满门家小就落在老王爷您手里了。落在您手里,其实就等于落在朝廷手里。王驾千岁,您是个公正廉明之人,臣信得过您呐,您一定不会难为臣的家小。那么臣也可以在洛阳兢兢业业,为国尽忠。这样,那宇文化及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而臣又能到达洛阳,替国家守洛阳。还能够保护越王杨侗,大隋的国脉呀。而且,臣的家小又在王驾千岁您这里,臣也必不至生二心,也让朝廷对臣放心,而不用听信别人尽的谗言,臣也放心。这样,君臣无疑,小人难作,事相协矣!”

“嗯……”靠山王杨林听到这里,老王爷有点感动了。他没想到,王世充能主动把家小让自己扣下,对自己这么信任,对宇文化及那么惧怕。王世充已然把这个道理说得太透彻了。不错呀,如果王世充的家小被宇文化及扣押,那王世充能不听人家的吗?宇文化及肯定拿着家小威胁王世充,让王世充干什么事,王世充就得干什么事啊,这是人性使然呐。那么,如果王世充的家小在我这里,那王世充也放心,我们朝廷对王世充也放心,再让王世充到洛阳去,王世充一定忠心报国。嘿!王世充真乃贤士也,忠臣也!呵!给王世充两句极高的评语,立刻认为王世充那是无双国士啊。哎呀……老王也感动了。大隋朝,像王世充这样的贤能忠良越来越少了,不多见了。看来之前,本王对王世充是有所偏见了,这个人还得深入了解呀!

老王爷也不能说做自我批评啊,他也不是那种人,只能站起身,用手在王世充肩膀上重重地拍打了几下,“王世充啊,要这样的话,就苦了你了。你自己到中原,与那些反贼鏖战,还得保护越王,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王驾千岁,为我大隋赴汤蹈火,世充我也是在所不惜呀!只求王驾千岁,您一定一定到时候得把我的家小由打老贼那里抢过来。否则的话,卑职到了前线,就一定会被老贼给挟持的。您一定……”

“你放心!世充,你放心!你这样的忠臣本王不保,那就不配在这天地之间站着。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不但我要要回来。而且,本王还要好生对待尔的家小,就像对待本王的家小一样,让你后顾无忧!”

“多谢王驾千岁!”王世充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好像是发自内心呐。

“哎呀……”杨林不由得眼圈也湿润了,心说:没想到我刚强一生,这些年怎么了,越老越爱动感情了。杨林咬着牙把王世充拽起来,“世充啊,起来起来起来……这事儿是你我之间的秘密,现在不要被外人知晓。”

“那是自然呐,我害怕宇文化及知道啊。宇文化及已然对我产生怀疑了。我从王驾千岁这里走出去,宇文化及就把我叫到他府上了。幸亏我说是王驾千岁您突然派人传唤于臣的,不是臣自己来的,这才瞒住了他呀。”

“嗯,还是你思维缜密呀。好啊,你帮本王继续盯着宇文化及,一旦发现宇文化及有一些什么蛛丝马迹,风吹草动,立刻报与本王得知!只要能把他扳倒,我大隋方有希望。”

“不劳王驾千岁吩咐!”

“好,咱们呢,静观其变吧,看看他何时向皇上提出让你去守洛阳。”

“是!”

就这样,王世充告辞了。

接下来的日子,老王爷杨林又借着程咬金刺王杀驾这个案子开始审问其中各个嫌疑人,包括宇文成都、司马德戡、王世充等等等等,只要与这个案子沾边带拐的,连同琼花观老道姜飞熊都过了堂了。

当然了,姜飞熊跟王世充、段达早已经串过供了,应该怎么对付老王爷,人家有一套词儿——大家只要说的都在这个词儿里头,别说破就行。

那老王爷这么一审,矛头直指宇文化及,他要把这个宇文化及给拉到这个案子里来!虽然从这个案子表面上看,宇文化及似乎没在这个案子里。但是,这不有地道吗?

老王爷说:“这地道怎么回事,啊?谁让修建的?宇文化及,是不是你私自挖的?”

宇文化及说:“我冤枉!挖地道的事儿我告诉过陛下,是陛下授意的,不信您问陛下。”

杨林就审,宇文化及就辩。不但如此,宇文化及开始挑拨杨林跟自己儿子宇文成都之间的关系。

宇文化及说:“成都啊,知人知面不知心呐,你原来老说这靠山王杨林是大隋的干国忠良。当爹的告诉你,很多事儿你不知道啊!”

宇文成都说:“什么事儿我不知道?”

“什么事儿?这么这么这么回事儿……”他就把王世充给他说的杨林有可能勾结李密、勾结程咬金,刺王杀驾之事有可能是杨林干的……告诉了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一听,“这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啊?!”

“他要杀了皇帝,那谁当皇帝?难道说他要当皇帝不成?那臣子们可不服啊。”

“何必他当啊?他只需要抓住一个傀儡呀。他想立那越王杨侗为帝,行董卓、曹操之事也!”

“啊?!”这么一说,宇文成都本来头脑简单,他哪能拐那么多弯儿啊。经过父亲这么一说,宇文成都对靠山王杨林也产生了怀疑。

尤其是宇文化及老让自己儿子琢磨:“你琢磨琢磨,四平山你都被打成那样了,这杨林被生擒活捉了,怎么又给放回来了,啊?你再琢磨琢磨,杨林已然把那十八国困在了麒麟峪里,要把他召回来,他为什么不来呀?他完全可以把军队交给别人呢,他为什么非得自己在那守着,不惜违抗圣旨呢?你再琢磨琢磨,为什么皇帝一到江都,就被程咬金刺杀了呢?这程咬金不是在四平山附近吗?程咬金不回瓦岗,那也得救麒麟峪呀,他为什么放着瓦岗不回、麒麟峪不救,他跑这江都来了呢,啊?而且他这一来,他又跑了。他这一跑,杨林马上就回来了,而且杨林说是李密给他报的信儿。杨林那领兵带队多少年,怎么会让李密一个假话就给唬回来了呢?嘿,哎呀……这要说他们之间没猫腻儿、他们之间无勾连,我都不相信呐!这里面有疑点呐,成都你仔细琢磨琢磨……”

凡事就怕胡琢磨,本来没什么事儿,越琢磨,这里头越有事儿。越琢磨,这里头越有事儿。宇文成都也对杨林有了疑心呢,等于宇文化及成功地离间了宇文成都和杨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