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国家的安宁很多时候不是国主英明国力昌盛就可以维持下去的。三个月后,原书文国和武尚国的交界处,有莫名玄光吞吐,于夜间照耀四方。
事后,书文国主颁发诏令,将全国民众集中到经义城附近,安置妥善。此外,又昭告天下,言称地下有一远古大阵即将出世,令举国百姓避开大阵边缘地带之际,派出使者前往周边各个势力送信,表示宝藏无主,天下英雄皆可参与争夺。
此消息一出,四方震动。
大城小巷纷纷发出不同议论。
“那书文国主是何居心?为什么将此事公布出来?他统御两国,不是可以吞下那笔宝藏么?”有人这么说道。
“吞得下他就不会公布了!肯定是吞不下!说不定不是宝藏,反而有大凶险!他此举,是为了让天下英雄先试水,即便有所死伤,也不关他的事!”有人如是分析道。
这个结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能成为修行者,没有几个是愚笨之辈。至少在人情世故上看得还算分明。
世间哪有这样白痴的人?书文国主雄霸一方,明知国土之下埋藏着惊天宝藏,不自己偷偷挖掘,反而告知天下?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看这事儿没什么好多想的,那书文国主摆明了就是让四方修士先把机关法阵一一破去,然后再伸出手来攫取利益!你们说说,有这么一个大宝库埋在地下,他能不知道么?而且依我看来,他一定掌握了某些秘密,只有知道秘密的人才能得到宝藏。否则别的人,都只不过是为他们清除危险,打好铺垫。”
有聪明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似乎已经肯定书文国主图谋不轨。
然而世人总是如此。不管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凶险,只要知道有宝藏可挖,那么必然会蜂拥而上。
先到先得,若是落后于人,宝物被先去的人拿走了怎么办?
虽说古前传承下来的宝物到如今已算是无主,但知道的人,多半心里已经开始臆想,甚至觉得那些宝物就应该是自己的,而别人一旦去争夺,就等于是抢。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
这个消息传扬出去,四面八方的大大小小势力无不为之侧目,纷纷派出人马前往书文国,准备一探究竟。
再后来,有大势力放出消息,言称书文国地下有一个远古大阵,那里是阴月皇陵的入口,只有进入那个大阵,才能抵达真正的皇陵所在之处。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一年多以前,阴月皇陵之事甚嚣尘上,四方修士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是那个消息爆出来之后,一直没有人找到进入皇陵的路,倒是有很多修士乱挖乱掘,闹出了很多不详之事,而且死了很多人。
都说有宝,但没有人找到,有些人就死心了,而另一些人则持观望状态,觉得这事情不可能无的放矢。
真正知道内情的人,既不把真相往外透,也不放假消息鼓动怂恿。
可现在不一样了。
书文国又古阵。
古阵通往皇陵!
那可是百万年,甚至更久远的大帝级强者,阴月圣皇的陵墓。传说里面埋藏了大帝神兵,更有无数陪葬的法宝和仙珍,而且还有人认为皇陵之中里面留有阴月圣皇的传承,谁能得到它,便可走上成帝之路。
古往今来,圣者已不可多得,大帝更是无上的存在。每一个都是执掌天下的霸主。在遥远的上古年间,诸圣人争雄的盛世,成帝者只有三人。
这三人,代表了天下最强的境界。
一人出,便可震动人世间。
十万年轮转,又一次成帝的希望出现了。
没有人不向往,甚至为之疯狂。
于是乎,书文国地界,出现了无数修行者。一场风云动荡,已在酝酿之中。只待封陵古阵重现世间,便会拉开帷幕。
沧澜河畔,一道身影飞驰而至,其脚下灵纹隐现,速度之快几近电掣。
光芒一闪,这身影停在岸边。
白衣飘飘,可惜是个光头。这光头正是云逍,他渡劫之时,浑身毛发被烧了个精光,数十日过去,头发倒是长出来了一点,只是很短,看起来像是佛宗的俗家弟子,好在眉毛已经长得差不多了,要不然就这副模样,见到几个故人,非得被他们笑死。
借着河水照了照,云逍这才放下心来。他一路西行,疯狂赶路,消耗甚大,经过了几十天的远行,此时终于抵达了沧澜河。
原本他不必如此,但封陵古阵即将从出世,万一错过,将令人遗憾。所以这一路上云逍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直到灵力将近才停下休息。
几瓶聚灵丹被他吃了小半,颇有些心疼。
“还好到地方了,再多了一万里,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