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想起了徐庶当日说他的“使命”,身为龙皇血脉,使命是否就决定了命运?
此时,横在面前似乎已经没有其它的路可走,这一步,也终究是历史该有的轨迹吧!
“拿笔来!”段大虎叫道。
诸葛均拿出笔墨,铺开一张白纸,段大虎龙飞凤舞写下了两个字:“天下!”
诸葛均和刘备相视大笑。
刘备问道:“那现下,可以请出令兄来一见了吗?”
诸葛均摇头道:“不瞒诸位,我兄长确实未死。但连日来各路人马烦扰,实在是不胜其烦,因此才假死避灾。你们来的不巧,兄长这趟却是出门游历去了,临走时吩咐我说,如果段大虎将军和刘使君等兄弟前来,便问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段将军有乱世争霸之心,方告诉你们他没死的消息。”
刘备先是失望,听他后面所说,实是有帮助段大虎争霸之意,便也高兴了起来。问道:“不知令兄出外所为何事,几日能回来?”
“兄长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实不知何时能回。”
段大虎道:“倒也是无妨,他神机妙算,自然知道我们来过了。春耕之时再来拜访,就不信他还不在!”
刘备又问道诸葛均:“听兄台刚才读书甚勤,能否就荆州的局势指点一二?”
诸葛均道:“兄长不在,我岂敢胡言乱语?使君还是等待他日见了我兄长之后,再详细问起吧。”
第二百零九章 三顾茅庐
当日天色已晚,返回不便。诸葛均便留四人在庄中歇息,众人自也不推辞。如此住了一宿,清晨众人都关心新野军务,便辞别了诸葛均,约定春耕时再来。
过了湖,上了岸,船夫躲在树下睡的正憨。众人也不打算叫醒他,便骑了马匹,回归新野城去了。
时光荏苒,又早新春。这一日,刘备沐浴更衣,又斋戒了三日,才又喊着其余三人同去卧龙山庄。张飞老大不乐意,道:“大哥,这般沽名钓誉的鸟人,你还这么放在心上。他肯定并无才学,这才避而不见,我看你还是别去了,我一个人去将他绑回新野。”
刘备怒道:“休得胡言乱语!你岂不闻周文王拜竭姜子牙之旧事?文王都能如此礼贤下士,安能让你放肆!卧龙先生当世大才,想成就一番事业,多跑几趟又怎么了?”
张飞见了刘备动了真怒,也是不敢再说什么。
这日,四人又骑着马往隆中而去,此时正是农忙时节,田野之中都灌满了明晃晃的水,直似镜子一般。有青牛在田中耕田,人人乐得开了花。段大虎心下暗付:如若平定了这乱世,百姓们都安居乐业,倒也是功德无量。
这一次到了卧龙山庄门前,正欲待敲门,却见大门大开,上次那个小道童出来道:“先生早就知道你们来了,命我来开门。”
众人大喜,可道童又道:“可先生有午睡的习惯,刚吩咐完我,便又睡去了。”
这次别说张飞,就连关羽也不禁脸上变色。还是刘备涵养好,说道:“应该的,无妨无妨。”
段大虎心中冷笑:“诸葛亮这个厮好大的排场,等会看我不揍他一顿,这会儿人多,倒也给他留个面子。”
可这一等直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尤未醒来,张飞坐立不安,起了放火的主意,一把火烧将起来,就不信诸葛亮还能睡的住?
计议已定,便对刘备说道:“大哥,我尿急去屋后方便一下。”刘备说道:“去吧。”
张飞绕到了屋后,捡了些枯枝,堆在了屋檐下,兀自骂道:“让你好大的架子!”
正待引火,却遍寻不见了火折子,这下大是尴尬,寻思着去哪偷一把火来。却见身边站着个年轻人,白衣长身,面如玉冠,递过来一个火折子:“将军可是在寻此物?”
张飞一看大喜,古人有云“雪中送炭”,这张飞火烧卧龙山庄却也有人送火种,真是大吉大利之像,当下连连道谢。张飞擦亮了火折子,眼睛中映出了火光,大喜过望,正待点燃枯枝。此时,却听得一道童大喊道:“来人啊,有人放火!”
张飞一惊,刚想扑灭火折子,刘备已经冲了出来,脸色铁青。
“大……大……大哥,我没放火。”张飞笑道。
刘备问道:“那你手中拿的什么?”
张飞赶忙吹灭火折子,藏在身后:“没什么,没什么,天冷我拿出来烤烤火。”
刘备一跳三尺高,拿起墙角一个扫把来,边追边骂到:“你个杀猪的屠夫,尽给我惹事,你今番要真烧了卧龙山庄,我和你没完!”
张飞跑得气喘吁吁,躲在了白衣书生的背后,眼看着刘备持扫帚打来,淡淡笑道:“刘使君,贵弟生性质朴又何须打骂啊?”
刘备拄着扫帚也是气喘吁吁,道:“你是谁,让开,让我教训教训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