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说道:“多谢师叔提醒!”他并非只是嘴上客气,而确实是将周身布满了罡气,神色也逐渐凝重了起来。
剑名“照胆”,去看那花花绿绿的江山。
剑身清亮如明镜。
当年,徐庶还尚是碌碌无为,辞别了母亲独自去行江湖,连连碰壁,却英雄志短。偶然间,得了这把剑,大丈夫光明磊落,岂能无胆?
因此,这把剑也是跟的他够久了。徐庶用长剑未照江山,先照自己,照胆在手,豪气横生,剑心愈发清澈。
先前三剑,分别命名为“天时”、“地利”、“人和”,可谓吸纳天地灵气,取当前之气机,方能遇强则强,愈挫愈勇。
此时“照胆”剑出,却是一拍光明磊落,人间正气之象。杀曹操,又有何不正气?
只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徐庶喃喃自语道:“老兄弟,走在你前面的七剑不算冤。前面这人,是个高手。”
徐庶出了第八剑。
他只是轻轻挥出了一剑,却变成了两剑,两剑又成了四剑,四剑变八剑……终于,成就了千百把剑。
江山有多大?我用一剑照之!
武夫一怒,谁说不能灭国?
徐庶已经不见了。他的身形太多,又极其散乱,因此外人已经看不到他的所在,而司马懿的满眼,也只有剑。
浩然正大的剑意,配合着恢宏无匹的剑罡,将方圆几里之地都劈的支离破碎。
好一把杀人的剑!
司马懿也动了,动的极快。他变换着不同的身法,往东南西北各劈出一掌,看似很笨重,却又大巧若拙。
每一次长剑袭来,他都巧妙地躲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虽然长剑无迹可寻,但司马懿始终双脚落地生根,只是不停地移动上半身,身体柔韧至极。一时间,两人四周剑气纵横,像是霞蔚云蒸,让人目不暇接。
司马懿轻声道:“师叔,我已经让了你七剑,这第八剑不能再让了。”
第二百零四章 一念之剑
司马懿终于向前踏出了一步,徐庶手中照胆剑气也更加凌厉。“照胆”的字中之意和剑中之意都峥嵘毕露,大街地面和街边两侧楼房被搅烂无数,尘嚣四起。
远在荆州的水镜山庄,水镜先生悄然关上了庄门,往着崎岖小路而去。边走便叹息道:“我这两个徒弟,诸葛亮修天道,却要以天争锋,逆天改命;司马懿修人道,却也太顺着人世间的丑恶,把‘道’修成了‘术’,真是令人头疼。倒是中间夹着个龙皇血脉,倒是多了很多变数,有趣啊有趣。”
他走了半晌,在一处山泉边喝了一口水,猛地一滞,眼中似乎都要流出泪来:“元直吾弟,你虽是得了儒家的纵横,却成不了三教的圣人。江湖气太浓,却成了书生意气,终究这三国乱世,还是没了你的容身之处。可惜,可悲,可叹!”
但是,徐庶此时却没有听到这声叹息,他面对司马懿的步步紧逼,猛然金刚怒目,大喝一声,一步朝着司马懿踏出,剑尖向前推进三尺,司马懿终于被迫往后退了一小步,剑尖离他的咽喉不过两指。透剑而出的充沛罡气吹乱了他今日来见曹操时精心打理的发髻。
还好,他及时一把抓住了剑。
剑名“照胆”,我一把抓住了你,你能否照亮我的胆?
徐庶握剑的袖口猎猎作响,猛力一剑再进两寸,司马懿掌心流出血来。
“师叔,你终究只是剑道的洞玄和儒家的纵横,却不能合二为一。想杀我,可不容易。”司马懿平静一笑。
虽然掌心已被刺破,但他还是再用力攥紧了剑锋,往后一推。这一推,却是阴阳逆转,借了徐庶一胆!
你要照胆,我替你点灯!
只是,这灯却未免太明亮了些。
面对司马懿的全身内力通过一柄长剑向徐庶的全力输入,加上徐庶照胆一剑的圆满,竟然是“月亏则盈、月满则溢”的道理。
不肯弃剑徐庶被自己的一身剑罡加上司马懿的内力双重撞击,剑柄砸了心口上,顿时脸色苍白,喷出一口鲜血来。
但长剑仍在手。
短短一瞬间,厚实的布鞋鞋底被磨损的薄了一层,徐庶双脚离地,再将长剑往司马懿的脖子推进了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