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生产线出来后,一天可以造一门出来。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山炮,平均三天搞一门出来。野炮平均十天搞一门出来!”
“弹药好一点,把复装子弹除外,一个月生产各种子弹三百多万发,炮弹三千多发!”
“唯一的问题就是原材料。我们从太原兵工厂搞回来的原材料,最多只能维持半个月生产!”
一脸震惊的副总指挥想没想就回答:“兵工厂的生产绝对不能停!这些武器弹药,都是前线战士们急需的,必须加班加点进行生产,至于原材料,我们一起想办法!”
说完,盯着王平就问道:“你王平能虎口拔牙搞到设备,原材料肯定不是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我打算通过军区后勤处让全军给我们搞原材料,一百斤铁轨换一条步枪,两百斤铁轨换一把冲锋枪,五百斤铁轨换一挺轻机枪,一千斤铁轨换一挺重机枪,活着一门迫击炮!”王平马上回答。
然后就把脑子里怎么分配兵工厂武器的方案给说了出来!
副总指挥皱着眉头反问道:“外销,怎么可能,我们自己部队都还没有枪用,怎么卖给别人,那会被战士们戳脊梁骨的!”
王平赶紧解释道:“首长,仗不能这么算。不卖枪的话,我们就没有钱维持兵工厂运转。除去原材料,兵工厂每个月至少要三万大洋才能保证正常生产。如果不卖武器,只能总部想办法提供!”
“但卖武器就不一样了,一千条枪加上配套武器弹药,卖四五万大洋肯定没问题。”
“有了钱,兵工厂就能生产更多的武器,甚至还能扩大生产,弥补一下总部的军费!”
“如果用打仗来说,我们这就叫做以战养战!”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
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路军的底气(第二更!)
武器分配这么大的事情不是八路军总部一句话就能决定的,需要上报延安,延安开会以后才能做出决定。
但是,用铁轨钢换武器这件事副总指挥能拍板。
离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的第二天,一份电报就发到八路军所有能够接收到电台的部队。
第一军分区第一支队驻地,阳泉一战尽管没让他们直接失去战斗力,但巨大的伤亡和装备损耗,,完全可以称得上伤筋动骨。
在支队长看来,就算部队回到根据地,一支队想要恢复战前的实力,那也需要至少半年时间。
不是因为没有人!
全支队活着回来的三千多人,都是老兵和精锐。
只要招到新兵,让他们带着训练,最多三个月就能恢复战斗力。
最大的问题就是装备和弹药。
全支队战前五千多条步枪,战斗结束后完好无损的就剩不到两千条。至于那些报废步枪,就算送到兵工厂维修,能修好一千条步枪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这样算下来,全支队至少还差两千五百条步枪。
加上战场损耗的轻重机枪,火炮,全支队满编以后,至少一半战士因为没有装备而空手训练。
如果放在之前,却装备支队长一点也不担心。
只要有老兵,多打几次鬼子,装备,弹药,粮食,都有了。
可是,自打一支队从阳泉回来后,支队辖区内的日伪军,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有问题,竟然全部困守县城和据点,不给一支队攻击他们的机会。
这样的话,一支队想要从日伪军手里获取装备的梦想就破灭了。
这就是一支队回到驻地后,支队长之所以判断一支队想要恢复战斗力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