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651章 董仲舒出场汉武帝找到方向窦漪房再度出手压制刘彻(第3页)

第651章 董仲舒出场汉武帝找到方向窦漪房再度出手压制刘彻(第3页)

只要这些诸子百家不进朝堂,不影响“天道”,那么黄老学派就能“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不单单是衣着打扮,这些自荐的士子们年纪也有很大差别。

有刚刚成年意气风发的,有三四十岁成熟稳重的,甚至还有六七十岁的白发老翁。

每一个人都心怀热情,手里捧着自己对治国理政的奏疏,迫切的希望能得到年轻皇帝陛下的赏识。

他们的这些奏疏,都是要回答汉武帝在《举贤良诏》中提出的问题。

“……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缪而失其统与……”

“……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这份诏书其实就能看出年轻皇帝刘彻的雄心勃勃。

刘彻要的并不是一时之间的临时解决之策,他要的是皇帝统治的真理,要的是一个能让大汉长治久安千百年的制度和办法!

他希望能有人站出来,解决他的这个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个人脱颖而出,进入了刘彻的视线。

【董仲舒,儒家公羊派学者。】

他年纪大约在四十五岁左右,剑眉凤目,神采飞扬,却又足够成熟稳重,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

作为公羊派的学者,董仲舒所治的书籍为《公羊春秋》(又称《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师承出身齐地的大儒,汉景帝时期的儒家博士胡毋生。

三十岁时,董仲舒正式传授弟子。

他传授弟子的方式也很特殊,虽然和弟子们共处一室,但却并不见面。

董仲舒在面前挂上一道帘子,自己在帘子里讲课,弟子们在帘子外面听课。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许多弟子跟随董仲舒求学多年,却连董仲舒的面都没见过。

由于董仲舒知识过人,许多人闻讯前来拜在他门下求学,这也让他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很快,董仲舒也被汉景帝任命为儒学博士。

由于董仲舒所在的公羊派思想过于激进,被其他儒家学派所忌,担心董仲舒会给儒家带来当权黄老学派的雷霆打击,故而董仲舒并没有被选入东宫负责教授当时的太子刘彻。

直到刘彻登基,下达旨意求贤,董仲舒的奏疏才和其他公车上书的士子们奏疏一起,送到了刘彻的案头。

御书房中,刘彻打了一个哈欠,放下了手中一名来自法家士子的奏疏。

“这些法家人,想法倒是挺不错的,但晁错……不合实际!”

想到晁错,刘彻就打消了启用法家的念头。

法家做事,急急燥燥,晁错就是前车之鉴。

刘彻可以用法家的人,但绝对不会用法家思想来作为自己的治国纲领。

一名太监走进来,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陛下,该安歇了。”

刘彻看了一眼时间,随口道:

“朕再看一会。”

等太监退下之后,刘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难道堂堂大汉,除了黄老之外,真的就没有一个能帮助朕的思想学派了?”

刘彻对于赵绾等儒者的主张其实也不够满意。

孔孟的道理是很好的,但刘彻需要的不是道理,是制度、是办法!

在刘彻看来,孔孟所在的时代是封建诸侯国争霸的时代,他们提出来的制度和办法连封建诸侯都搞不定,更何况是如今大一统的汉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