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忍不住扶额:
“这种乱七八糟的战斗能赢,金军到底都是什么样的废物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刚刚金幕中这场采石之战,对两位大汉名将来说,双方都是破绽百出,不忍直视。
就是这样一场只能用潦草来形容的战争,竟然能决定两个国家的历史命运?
大唐世界中,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
“这还真是……让人意外的胜利啊。”
李治兴致勃勃地开口:
“这个虞允文,没想到一个文官还挺有本事的。”
李世民忍不住失笑:
“虞允文此人,勇气可嘉是真的,但他没有经验也是真的。”
“相较之下,金军的确也是太废物了一些。”
李靖一脸憋笑的开口道:
“宋军军心涣散,靠着一个临时节制、毫无经验的文官,居然能击败金军。”
“臣都有点想不明白了,才二十年,金人的战斗力怎么就废到这种地步了?”
李世民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靖康年间的那支金军铁骑,是连朕也要认真对待的精锐。”
“现在这完颜亮的金军嘛,呵呵。大唐都不需要出动府兵,随便一个州郡的郡兵也就能将其打发了。”
李靖嗯了一声,道:
“可惜了,若是岳飞此刻尚在世,灭亡金国应是易如反掌。”
李世民也感慨道:
“是啊,一个勇气可嘉的虞允文就能击败金国主力,但南宋这些将领们看到金军却闻风而逃。”
“朕说真的,赵构他就不能用点有骨气的人来打仗吗?”
李治在一旁吐槽了一句。
“说不定整个南宋已经没有有骨气的人了。”
李世民失笑摇头道:
“不可能的,傻孩子。”
“华夏任何时候都不缺有骨气,有能力,愿意为了华夏文明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岳飞、宗泽、李纲、韩世忠,乃至如今的虞允文、陈康伯和被罢相的张浚等等,难道不都是力主北伐之人吗?”
“你再看看这场采石之战,那些在混乱中依旧愿意和金军死战的时俊、张振等将士,还有主动前来帮助宋军的南下百姓,难道不也是热血之人吗?”
说到这里,李世民缓缓道:
“千里马易得,伯乐难得啊。”
李治恍然大悟,道:
“原来如此,那等赵构死了,赵伯琮此人看起来是个喜欢北伐的,说不定就能灭了金国呢?”
李世民想了想,道:
“有一定可能,但也未必。”
李治疑惑道:
“为何?金国明明也挺烂的啊,父皇。”
李世民笑呵呵地解释道:
“金国烂,南宋也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