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大清之中的汉人有多少?有一万万人!”
“就算是拉上所有蒙古人,满蒙加起来有多少?大清建立到现在,所有八旗加起来,也才不到两百万人。”
胤禛听着康熙的话,迟疑片刻之后轻声开口:
“父皇的意思是……”
康熙缓缓开口:
“想汉化,就要抛开蒙古人,融入汉人之中。”
“几十万女真人,融入一万万汉人里,能掀起什么波涛?”
“恐怕不用两代,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女真人了,只有汉人。”
“选择了汉化,喀尔喀蒙古怎么想?和硕特蒙古怎么想?”
“他们和汉人建立的大明争斗了几百年,朕若是选择汉化,他们就会立刻跟噶尔丹联手,成为新的瓦剌和鞑靼!”
“在北方,还有该死的俄罗斯人给他们当后盾!”
“大清南下,杀了那么多的汉人才夺得天下,蒙古人得到了俄罗斯的帮助来攻打我们,能有多少汉人真心实意的站在大清这边?”
“不,他们不会支持大清,他们只会推举出第二个朱元璋,只会喊着驱除建奴,反清复明!”
“几十万女真人,怎么去应对蒙古人和汉人的两面夹击?”
“汉化对朕和大清来说,就是自取灭亡啊!”
胤禛身体颤抖,低声道:
“儿臣明白,所以儿臣才……”
“你不明白。”康熙打断了胤禛的话,脸上带着失望的表情,“你根本不明白,胤禛。”
老皇帝目光在胤禛和弘历的身上缓缓划过,疲惫地开口。
“宽仁,是唯一的答案。”
“对喀尔喀蒙古宽仁,他们才会站在朕这边,死心塌地的帮助朕抗击俄罗斯人和噶尔丹。”
“对汉人宽仁,他们才会短暂的忘记仇恨,让大清有足够的空间生存下去。”
“你以为朕看不到下面那些官员们的贪污腐败?朕心里一清二楚。”
“他们九成都是汉人,朕必须对这些汉人宽仁,他们才能充当朕的爪牙,才能帮大清稳固对整个天下的统治!”
“朕宽仁了六十年,苦苦支撑了六十年,为的就是让时间把这些仇恨慢慢消解,为的就是让大清变得更强,为的就是等待一个机会。”
说到这里,老皇帝失望地看着胤禛,摇了摇头。
“朕本来以为你能抓住这个机会的,但你死得太早了,胤禛。”
“而你,弘历……”
康熙皇帝的视线落在弘历身上,失望的表情越发明显。
“……你错失了这个大清整整等待了一百年的机会,错过了历代先祖奋斗一生,错过了朕宽仁、忍耐了六十年的唯一机会!”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