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一两年教书先生。何至于沦落到借钱赶考的地步?”
举子瑟瑟发抖,结结巴巴道:“我,我祖母年事已高,高。”
“我想着在她去世前,考个进士给老人家看。”
“哦?”
陈秋不怒反笑,自怀中掏出一张纸,贴在他脸上。
“崇仁坊离皇城近,可房价亦是一等一的高。”
“各地在京都有会馆,家贫如你,不选会馆,又不择远处而居。”
“却选择崇仁坊中,租住一日五百文的客栈,偶尔还能去平康坊喝花酒。”
“当真是,大孝之心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旁边有举子惊道:“天呐,五百文一日的客栈。”
“这住一个月,不得近二十两银子。”
“我还是和同窗一起租的大通铺呢。。。。。。一个月才五百文。”
崇仁坊文人墨客甚多,比之会馆,信息获得更加便捷。
离皇城也近,参考之日,也不必那么匆忙。
可家贫,有家贫的过法。
没见过哪家大傻蛋,穷得叮当响。
还要睡天字一号房,喝花酒、睡娇娘。
除非收钱办事,搅弄是非,有别的收入!
举子们想明白其中道理,纷纷往后退了好几步。
深怕与其多了纠葛,被视为同伙。
见举子们识趣,陈秋也不多加为难。
按武德司近日调查的结果,又抓了几人。
着人在坊边张贴了告示,便带人赶往下一处。
“。。。。。。会试考题,皆由内阁大学士们所出。”
“开考前一日,试卷才会送至贡院。。。。。。”
同样的告示,在城中各坊,各重要街道均有张贴。
可仍有人发表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言论。
“杨尚书与司尚书,乃至交好友。”
“若透露一二,也非不可能之事啊!”
只是这次,再无人附和。
反倒有人悄悄寻了巡逻差役,直接举报。
附带赠送京兆府出品的牢饭一份。
无需参加会试,便已遥遥领先其他举子,先一步吃上国家饭!
事到如今,再分不清好歹。
也枉为读书人,白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
一时间,坊间风向调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