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一样,那边是员工坐的,我们家人都坐在这边。”
听了这话,他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不由自主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结果吓了一跳:包括自己坐的以及周围几桌,全部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没有一个普通员工。而员工们,则都坐在了另外几桌,其中也没有他的亲人。
他又问那个亲戚:
“你们每天中午吃饭都是这样坐的吗?我们家的人和别的员工分开坐?从来不坐在一起吗?”
亲戚听完满不在乎地摇了摇头说:
“一直都是这么坐的,别人跟我们又不是亲戚,坐在一块干吗?”
一句不经意的话,让他听了以后感觉特别不是滋味。
其实,在此之前,小家族带来的问题就已经很明显。而这顿饭,让他不得不进一步思考:在一个企业中,家人和员工都不能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一点小事都分得这么清楚,那么在管理、经营上,又怎么能够不存在更大的问题呢?
当时,公司的管理层都是亲戚,当彼此意见相左的时候,往往谁也不服谁,谁都首先只为自己考虑。
亲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争吵时常发生,火药味很浓。到了最后,矛盾已经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了。
很长一段时间内,王振滔整天陷于处理这些琐事之中。不是哪位长辈一生气不来上班了,就是两家亲戚为了一点小事在车间里吵得不可开交。王振滔成了不折不扣的“消防员”,不是给这个赔礼,就是给那个道不是,焦头烂额之中,根本就无暇顾及管理企业。
眼看着自己辛苦经营的企业变成这个样子,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一次次地问自己:
“我经营这个企业到底是为什么呢?不就是想让家里人都和和睦睦,都过上好日子吗?可是现在生活富裕了,一家人却打成一锅粥,那我辛辛苦苦做这个企业,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的情形经常折磨得他整夜整夜无法合眼,他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改变现在的局面?
如果全凭规章制度来控制,显然是不现实的,公司的领导都是自己的家人,谁又能听谁的呢?
他又想:要不干脆让亲人都离开公司吧。但这样恐怕也不行,情感上怎么也过不去……
就这样,他一直都犹豫不决,怎么也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就在这时,发生了两件事,促使他下定了决心,要破除家族企业。
一件事是发生在企业内部的。
在奥康,由于管理层都亲戚,因此论资排辈、倚老卖老的现象很严重。
当时,王振滔一位负责销售的长辈提出,现在市场上老太太的鞋很好卖,
不如大量生产老太太穿的棉鞋。王振滔一听,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这对塑造品牌形象是极为不利的。
可这位长辈根本听不进去,而是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 想看书来
亲人未必就是亲信,亲信未必就是亲人(2)
“我都管了这么多年销售,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我难道不比你清楚?这件事你就别管了,我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不容王振滔分说,这位长辈坚持生产了一大批老太太穿的棉鞋,价钱也很便宜,几十块钱一双。
当时这批鞋确实卖得很火,可同时也给奥康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人一提起奥康就会说:
“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