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真是个菩萨,”梁氏念了一声佛,听着如音又是笑:“要我说呀,顶他一下也就是了,不过要占着理儿才行。”
梁氏兴头儿被挑起来,赶快道:“我到了哪里都不怕说理,自我进了这家门里。。。。。。”说了几句,又叹气道:“只是怕没有说理的地方才是。族长太太一来也是劝我有小子才行。。。。。。”说着又要哭起来。
如音也跟着叹气道:“就是怕没有说理的地方,族长太太,长辈们都是一个意思,只能另找能说话的人。”然后也是帮着出主意的样子:“太夫人是个善性的人,王妃倒也是呢。不过都是忙人。”
然后又听着梁氏说了一堆,自己在这个家里的辛苦,如音这才告辞出来,梁氏挣扎着送到门外,如音又安慰一下:“你只管养病,好了再来。”这是求了杜妈妈才来的,却不是杜妈妈什么人,只是一时撞上杜妈妈那天高兴,才为她说了一句话。
铺子里又正要人,沈王妃管家,当然是要有自己的人,又回过朱宣,这个梁氏并不是奸细,丈夫又在军中服侍表哥,朱宣更不会把这样一件小事放在心上,就随妙姐儿给杜妈妈一个体面。
在马车上都快睡着的朱禄听到如音和梁氏在门口说话,才从打盹中醒来,小板凳还放在那里,如音只管上了马车,朱禄把板凳收起来,这才赶着车出了街口,不知道下一家去哪里,就问如音:“还有几家要去?”
这两天里来跟着如音倒去了七、八家亲戚,南平王府是京里的世家之一,在家里的亲戚要是细数起来,至少有上百家,家宴一次,去掉不常走动,畏手畏脚不来的人,也是上百人的家宴格局。
“行了,我们回去吧。”如音坐在马车里抿着嘴儿笑,王妃决定和这些长辈们扛上,现在就看哪一个先出头,不出头王妃怎么好帮着说话,自己的话自己分辨象是强拧着,说别人的事情就可以公道来两句。
有了朱宣支持的妙姐儿决定为了以后长辈们在自己面前不能再这样乱管房里的事情,要好好理一理这些关系,再想一想卫夫人当年满怀委屈地去给父亲相看,也是被亲戚们逼到没有路走,就是想卖了房子地远走都不行,也是亲戚们可以先买,一旦压下价格来,也是一笔剥削。
就是现在还在见面的左氏,也是妙姐儿多方为她周旋,左氏才能安然地单身至今,少了不少欺负。别人的前仇和自己的今恨,沈王妃决心计较一下,再说表哥千依百顺,帮着出主意,至少帮着送鼻烟儿染的帕子上来了。
坐在马车里的如音突然叹了一口气,过上一会儿又叹上一口气,听着外面坐着赶车的朱禄不能不问了:“你吃撑了吗?”
“我没有你能吃,”如音是为梁氏的几个女儿叹气,都长得小小巧巧的,要是在王妃膝下,王妃还不喜欢的紧。沈王妃又是两年没有身孕,王爷又急上了,房里亲信的服侍人都能看得出来。
如音想到这里就催着朱禄:“今天是医生来给王妃看的日子,快点儿回去我也听听去。”朱禄把马车赶得快些,还是回了一句:“难道你有了不成?”
“哼,我偏给你生一堆丫头。”如音一向是说生小子,今天看到梁氏的待遇心里难过,生女孩儿难道就不行。
朱禄不屑一顾:“你先生了再说吧,你能生出来不?”到现在也没有动静,朱禄和如音但凡斗嘴,不赢就是一句:“你只说生了孩子就不要我,你生的在哪里?”
每每到这个时候,如音下面就没了火气,一个人坐下来慢慢地自言自语:“怎么还没有呢。王妃不是成亲三个月就有了。”沈王妃有孕也算是成亲后早的,所以让人总是要比较一下。
在王府门前如音也不用板凳了,这是家门口,还怕人笑话不成。一旁系马的树荫下总是有几个下人在看马,王爷一回京总是有客人。
如音这样提着裙子就跳下来,守大门的人是看惯了,来的几个下人是被马车挡着看不到,只有朱禄要瞪起眼睛:“你能不能斯文一些?”真是不太体面了。
如果是在外面,朱禄才不管,权当做我不认识这个野人就行了,可是在外面的时候,如音偏偏要注意一下款儿,在家门口就不管不顾地往下跳,让朱禄的颜面小小的受损一下。
进到二门里,就看到两个小丫头乱跑,被如音喊住了:“草花儿,站住了,乱跑什么。”这一会儿如音也很稳重了,跟大门口当着朱禄跳下来的那一位又是两个人。
草花儿见是如音,这才赶快站住回话:“刘老海家的得了不是,我。。。。。。”说到下面就咽下了,刘老海家的是草花儿的亲戚。
“得了不是你跑什么,是你妈得了不是吗?”如音骂过以后才问:“怎么得了不是?”草花儿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听的说出来:“说是新奉上的东西,先给王妃,应该是先给太夫人的。王妃说她乱了规矩,让人拉出去要打板子呢。”
如音这才道:“你去吧。”这些管事妈妈们,最会看人眼色的。那一年如音还小,王爷新封王,新茶上市采买进府里来,也是王爷书房里先有了,老侯爷那里还是旧茶。
王爷去给老侯爷请安,一喝跟书房里的不一样,立即让人把管事的喊来,什么不问先抽了两鞭子,从此以后王爷不在京里,规矩也还不会乱掉。现在王妃管家重回京里,这事情又出来了。
见过的如音不放在心上,王爷王妃都是要一个至孝的名声,而且也是真孝敬,出这样的事情出来,不发落才是管事。
妙姐儿正在偏厅上对着管事的板着脸儿,想多和气一会儿也不行:“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出来,就撵出去。”实在是太可气,谁当家就巴结谁。
成亲前就在京里呆过的沈王妃这样事情是背地里见识不少,只是都不在自己身上,在文锦书锦房里呆着,由文锦书锦来要东西,和自己回房里要东西,那送上来的速度都不一样。
家下人等都答应一声,妙姐儿这才对着一旁刚才来的方氏、申氏换了笑脸:“家里人多,这样的事情不少,两位弟妹那里如果有怠慢的地方,只管来对我说,不要闷在心里才是。”
太夫人那里都要出现这样的事情,何况是方氏和申氏。这群眼空心大的奴才。
申氏是方氏约着一起来的,是想看看大嫂什么神气,不是说打发姨娘走,听说在油车胡同里住着;又打听了长辈们,族长太太莫名领着几个水灵灵的小姑娘往大嫂房里来,方氏没有和申氏明说,只是约了申氏说看看大嫂,两个人一起过来。
不想正看到管家,大嫂一翻脸,看起来也有几分怕人。又听着和自己客气,方氏和申氏此时是心里都很敬服,二夫人三夫人房里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事情,只是方氏的性子也磨去不少,再加上大嫂也有照顾,管上百口子的家,照顾不到是有的。方氏在自己娘家也是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申氏从小在家里的环境还不如王府,孩子在太夫人房里不怎么受穿戴吃用上的委屈,要是申氏自己,也就忍一忍过去了,不过是自己急用再拿钱出来买就是。
现在听到大嫂为了这个发脾气,心里都很解气,两个人一起齐声道:“没有这样的事情,大嫂现管着家,事情多,还要自己多休息才是。”
沈玉妙心里的火气这才下来一些,让管事的妈妈们都出去,这才款款对方氏和申氏道:“不要说没有这样的事情,哪一家子都有,不过是两位弟妹担待我管家,凡事自己忍着了,以后只要有这样的事情,只管来对我就是。”
方氏和申氏只是含笑道:“有了当然来回大嫂才是。”就有一件半件也不影响人过日子,申氏看着大嫂格外的心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