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居安看了女儿气色一新,笑道:“王爷有书信来,为你指了徐先生为师,我特地来拜谢的。徐先生一代名士,你要用心学了。”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沈居安对于自己没能中举,中途为生计从商一直耿耿于怀。
玉妙嘴角边是压抑不住的笑容,听沈居安道:“王爷说你很是懂事听话,为父也就放心了。”
玉妙偷偷看了看朱宣,朱宣并没有注意到她,带了一丝笑听父女两人讲话。
“姑娘。”玉妙走以后,周亦玉也就告辞了,她才懒得和那些女人们说话呢,一个一个都红了眼。
跟了她来的丫头解丝笑道:“闹了那么大的动静,原来是个小姑娘。象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哪一点儿能和小姐比。”
两个人坐在车里,周亦玉瞪视道:“你这是什么话,我哪里能和她比还差不多。”
解丝忙掩口又笑道:“王爷这么在乎的,还以为三头六臂,亲自交待了姑娘您今天也要来。不然怎么应付那些醋娘子。”
没有走过去就能听到那些热闹。
因为自幼习武的原因,耳目比别人要聪慧些。周亦玉也听了几句,道:“我到觉得今天我不来也行。她应付自如。”有些超乎自己的想象。
离得近不一会儿就到了门,周亦玉的父亲周怀武见女儿进来,笑道:“回来了。”
周亦玉这才有些不满的情绪流露:“我说不去,您一定要我去。我看她很好,倒不怕那些人。”
“这是说得什么话,”周怀武责备道:“王爷说了,还能不去呀。再说都是同僚女眷,多多熟悉又有何妨。”
周亦玉见父亲责备,转了笑脸笑道:“她们是听着厉害,听到喊杀声就倒一片了。”
这个孩子,周怀武笑了笑,觉得女儿说得也挺对。又问道:“沈姑娘如何?”
“一个小姑娘。”周亦玉这样评价。
周怀武当然知道是一个小姑娘,王爷是封地之主,王爷是没有家事的。这位沈姑娘来已经惊动一大片了,不能没有耳闻。
他注目女儿笑道:“听外面传得邪乎,沈姑娘如何如何,你都看清楚是一个小姑娘了,以后不要乱想了。”
周亦玉拧了拧身子,道:“我乱想什么了。”
周怀武凝神看了女儿,又笑道:“你的心思为父还不知道吗。玉儿,王爷能对一个小姑娘这么疼爱的,也是王爷守礼法。”
周亦玉不回答,最后讲了一句:“守礼法,应该早送到京里去。”一甩帘子。
第三十七章,回请
周亦玉出去后,周夫人走进来,笑着道:“老爷又在劝玉儿了。”
周怀武笑笑:“年青孩子,劝也劝不醒的,今天就清醒多了吧。”
见丈夫高兴,周夫人近前了一步笑道:“老爷,其实玉儿的心思也不为过。这孩子从小眼高,在王爷帐下三年,是当朝第一个女将军,与王爷并骑杀过敌。以老爷的威望,何不请旨皇上,领侧王妃的封,也是女儿的终身大事定了。”
周怀武沉下脸来:“夫人你糊涂,你只看到南平王府里那几个姨娘身份不尴不尬的,跟孩子一样起这种心思。玉儿哪里见过几个人,军中都是粗人,见到王爷英俊神武就起了傻心思。
你都知道未过门的沈家姑娘在王府里已经地位尊贵,还有你不知道的呢,
哼,易达庆这两兄弟,一个亲妹妹送进了王府不说,还要把孤寡的表妹送进来,真想得出来。”
周夫人见丈夫愿意和自己谈这件事,不象以前一样一提就发脾气。笑道:“这也不奇怪,北平王与靖海王府里都多了去的,关键还是谁有儿子谁得宠。”
周怀武不耐烦了:“妇人见识,王爷成年已今,现在没有子嗣,你就没有觉得奇怪过。你我百年之后,玉儿没有娘家又去靠谁,再说了,儿子还小,王府是个好呆的地方吗。我已致信让连哥近日南下,他人一到就把婚事给办了。”
连哥是周夫人的外甥,一直喜欢周亦玉,周夫人自然高兴,再想到女儿,忙笑道:“这样办当然好。我哥嫂只有高兴的。只是玉儿随了老爷练了一身的好武艺,她要是不愿意成亲,洞房那天不把连哥扔出来。”
周怀武也可以想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