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来说,就如同大店子的少东家一样,名义上这个大店子是属于他的。有关生意上的细节,都由先代以来的掌柜的一手承担,用不着一一和老板商量就定下来了。虽然都是些忠实勤勉的掌柜,但其中也许会有差错。但他们依然把持着一切,全不给少东家插手的机会。
“我们会好好干的,就交给我们好了。”
每一次的圣裁,都是这种说法,似乎是尊重天皇,实际上却是在轻视天皇,无视天皇,将天皇视为佛像,不过只是一个摆设罢了。
就以同露西亚帝国的战争来说吧,也是如此。这么重大的事件,尽管最终是由他作出宣战的决定。可是大臣和将军们坐在一起商量了一下,然后便决定拒绝了最后通牒,那就只好打起仗了。所谓的圣裁,实际上只是多数派意见罢了,即便是作为万世一体的天皇,他也不会伤害到与大臣之间的默契。
更多的时候,他还是支持大臣们的决定,在对露西亚最后通牒是否接受的问题上,最初,最为担心的是他,同样的反对者也是他。但最后他还是妥协了,而妥协的代价是什么呢?是日本即将灭亡的现实。
自继位以来的二十四年来,,除了像“神”一样坐在高位,剩下的就是在御前会议上点个头,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就像政府告诉日本国民的一般——天皇是“神”,是的,天皇即便是在“神”的位置上,那就不用操凡间的心了,这凡间的事情,就由我们这些普通人代劳吧!
而当作为“神”的明治感觉到一些事情正在朝不正常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他却发现大臣们并不是他所能控制的,而在另一方面,他同样没有能力阻止大臣,他只是一个放在供台上的摆设罢了。
“神”是无法插手凡间事务的!
可现在呢?
日本已经没有希望了,自己这个宪法上“万世一世”的天皇未来的命运呢?难道真的仅仅只是流亡到海外,做为一个亡国之君吗?或者作为露国沙皇的臣子,同样远离日本呢?
“伊藤,无论最终内阁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朕都不会反对的!”
难得的,明治用肯定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尽管这种想法依如过去一般,只是一个图章工具。
“但是……朕希望内阁能够考虑到民从所遭受的苦难,请不要考虑朕的荣辱了!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朕可以亲自前往露国,向露国谢罪,请露国沙皇无论如何,请顾全日本民众的福祉!”
无论是否发自肺腑,在明治道出这一句话后,伊藤再一次深鞠躬至九十度,
“陛下,臣等无能竟让陛下遭受羞辱!”
沉默,站在窗前的明治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才艰难的吐出一句。
“伊藤,如果……无谓的事情何必还要再坚持呢?”
在这一句话说完的时候,明治的眼睛闭上了,是啊,无谓的事情何必还要再坚持呢?再坚持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几天一直出差在外,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嗯,另外打个非常的嗨的广告“你看书,我买单”,没错,你没看错!就是“你看书,我买单”。六天后,群里每天派红包……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你看书,我买单……每天群里派红包!欢迎加入抢红包!哈哈!快快抢起……)(未完待续。。)
第32章 梦碎(求月票!)
“对于亚洲,或者世界而言,西元1892年10月14日,似乎是决定命运的一天。历史的时针指向这一天的时候,随着广岛港的“丹后丸”鸣响汽笛,为世界所瞩目的日俄战争也在这一天暂时告一段落。
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做在“丹后丸”上的伊藤博文侯爵是怀揣着什么样的想法前往俄罗斯,但这一切却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当然同样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的灭亡。对于任何一个日本人而言,他们从未曾想到,有一天日出之国会如西方的落日一般落去,但命运已经决定。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之后,日本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曾试图以“开化维新”“全盘西化”以谋求生存的日本,反倒成为东亚最先灭亡的国家,这不能不说是近代东洋史上最大的笑话。
而这个笑话却是如此的残酷——帝国的覆灭、上百万人的死难,所换回的是什么呢?只是一份带着泪水的《投降协议》。而当协议签订的时候,那在某些人口中所谓的“明治维新诸杰们”的梦想实现了,日本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脱亚入欧”,日本就此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份,而那些尼古拉总督区的“东洋人”,终于可以趾高气扬的说“我们露国如何如何了”,甚至用一种高高在上的眼光打量着其它亚洲民族,而全不顾自己不过只是三等奴隶的事实。
如果历史可以倒转,我想每一个流亡于中国的日本人都会想向“丹后丸”上的伊藤博文,这位曾经的日本帝国侯爵。未来的俄罗斯帝国的长州侯爵问上一句。他是否会想到仅仅一个月后。当俄罗斯帝国的三色旗与东京上空飘扬,当俄罗斯尼古拉总督区的总督于曾经的皇宫中上任时,身在圣彼得堡的侯爵阁下,是否也曾为日本的命运流下泪水?”
《东洋使要》——落日 桑原骘藏
“咣铛、咣铛”于至神户广岛的山阳干线上,列车轰鸣着向前行驶,在其中的一节车厢中,森泰二郎这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私人秘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