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头猪、几千斤粮食,这便是村子里用来劳军的物资,看似不多,可对却足够部队两三天之用。不过虽说村民主动劳军,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征菜”,官兵们还需要吃上一些青菜,而这自然只有村子里的菜地才能提供。
不过是刚一进入村庄,金允林便能感受到村落中百姓的恐惧,所有的房门都紧闭着,只有少数的几个百姓诚惶诚恐的瞧着他们。
而他们的那种惶恐与敬畏,总让金允林的心底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尽管作为警察在朝鲜时亦曾感受过这种目光,但现在这种目光却来自曾经高高在上的中国人,不对,是清国奴!
因为大军驻扎的关系,征菜并没有遭到抵抗,甚至金允林还找到了一家豆腐坊,那里摆放着许多细嫩的白豆腐。对于这些战士来说,这甚至是比肉更美味的东西,可以说是难得的人间佳肴!
“多少钱!”
盯着案上的一板板豆腐,金允林流着口水说道。
“军,军爷,您您想吃,尽尽管拿走,啥,啥钱不钱的……”
豆腐坊的男丁紧张的瞧着这些说话带着南方的腔“蛮子”,这豆腐才值几个钱,最紧要的是性命,甚至在金允林给钱时,亦是惊恐的伸手乱摆着,说什么也不敢要。
最终那豆腐还是没有给钱,尽管明明有军命要求就地征粮时必须付钱,甚至每个部队都领到了足够的现钞,尽管只是朝鲜银行券,但除非市镇上的商户,一般百姓却绝不敢收军人的钱。
不过虽说百姓不敢收钱,但金允林在离开的时候,依然用团部签发的“征借证”打了235斤豆腐的借条,按照借条上的说法,待到将来可作为凭证向地方民政厅领取,至于这民政厅什么时候成立,如何成立。
这恐怕就是金允林所关心的了,至少对于他来说,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这些豆腐送到各个营连,然后给弟兄们烧出今明两天的饭菜,然后再好好的休息一夜。
很快,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在宿营地,吃了饭,喝了酒,祈愿今夜睡一个安稳的好觉。然后直接在村外的田地间,铺上雨衣径直入睡了。在他们于村外野地中入睡的时候,那村口的百姓却是神情复杂的看着这些人,似乎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发现了这支部队不同之处。
(已经上架两月有余,但成绩并不太理想,您的每一分支持,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励。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无论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第199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二更,求月票)
正午时分,日头很毒,地面就似蒸笼一般,加之没有一丝的风,只让人觉得这天地有如一座大蒸笼一般。亏得前几日刚下过一场大雨,才使得这路上的浮土为雨水压去,才让这些于路山行进的官兵不至于在忍受着闷热的同时,还要忍受呛人的尘土,山路上,俘获以及就地征发的驴马驮着物资与步兵编成的行军纵队像前进着,悬于空中的似火骄阳,就像成心让官兵们受罪似的,闪着炽烈的光芒。
在这大炎热天中的行军,对战士们来说,别的不敢奢想,最大的愿望和幸福就是所到之处能够喝上水,千万别出现断水。虽说他们都配有铝制的1l水壶(1),可在夏日行军这水壶总是不够,不过幸好缴获解决了一切,如果没有缴获自清军的毛竹水筒,那水肯定是不够使用的,所幸每个人都会带丰四五个缴获的竹筒。
山路艰难,人马都累得呼哧直喘。驮马背上的迫击炮炮身也摇摇欲坠,前后摆动,几乎要掉落下来。牵着驴马的军夫,同样累的喘着粗气,与那些穿着军衣的军人不同,这些军夫都是平民打扮,他们中既有俘虏,亦有就地征募的民壮。
自从驻朝军打进奉天,这沿途所过便不断有居民跪伏“请求天兵保护”,以保住他们免遭清军官兵劫扰,往往有人“相迎王师”,亦有主动帮驻朝军官兵“打柴挑水”,“挑负辎重”,“侦察军情”。愿意当顺民的极多。部队每经过村落、市镇时。总有当时士绅送来慰问品,以买官兵欢心,而这总能让官兵们为之鼓舞,那种解放者的荣誉感亦变得的更加浓烈起来。
在“解放者”的荣誉感影响下,官兵们对待普通百姓亦极为客气,如在朝鲜一般,处处维持着的“体面”,以免为百姓所轻。而这种“秋毫无犯”却与清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相比之下,就是在未曾溃败时,移防的清军,也屡屡军纪涣散,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奸淫掳掠,可谓是无恶不作,以至于每每有官兵经过时,百姓不得不躲以兵祸,而败兵则更甚。其伪装成平民百姓,将死亡的危险转嫁给百姓不说。烧杀抢掠、奸淫掳掠亦是变本加厉。
两者相较之下,被官府称之为“逆匪”的驻朝军,反倒轻易的赢得了百姓的信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被百姓所接纳。
爬过几座山后,来到一片广袤的大平原上。在这里,除了麦田,什么也看不见。在麦田间有一个不大的村落,部队便直接在村落旁的河边休息,在村口的大树树荫下,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一边照顾着失去一条腿的残废的父亲,一边卖着一种用树叶子包的枣糕。
在那仅有几块的枣糕旁边,那些苦力们仗着官军的威风,贪婪地拿起就吃,也没有一个人想要付钱。
“大爷、叔叔,这都是俺家用来卖钱的!”
年少的孩子瞧着这些人无力哀祈着,呜呜地哭泣起来,而那残废了的父亲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那目光中带着悲愤,可却又是满面的无奈。即便如此,苦力们仍毫无收敛之意,只是在那里贪婪里的相互抢拿着枣糕。
“啪!”
就在这时,突然先是一个响亮的耳光声,然后不待这几名苦力反应过来,就看到其中的一个苦力被人猛的一脚踢倒在地,那些正争嘻笑抢着枣糕苦力们无不是一愣,孙玉铭一回头便看到脸色铁青的班长,而所谓的班长,实际就是指挥他们这些苦力的士兵。在部队中他们或许是最基层的存在,但对于苦力来说,他们却意味着权威。
“混蛋,没瞧见孩子哭成什么样子了吗?吃东西不给钱,就是抢劫,是不是想吃枪子。”
脸色的铁青的班长一边骂,一边猛踢着被踢倒在地的苦力,接连踢了几脚后,那班长甚至还是不解气似的就要取枪。
“程班长,那,那有说不给钱的,”
早在黄旗堡就被俘虏孙玉铭,心知这驻朝军可不是过去的防军,他亲眼见过那些军夫因为抢劫,被就地正法的,这会瞧见有人挨了耳光,更见班长要取下枪来,连忙从口袋中拿出一元钱的朝鲜券递给那个孩子,这可是他刚领的饷钱,虽说有些肉痛,可总归是条命。
“谢谢军爷、谢谢军爷……”
那残废了的父亲瞧见这一幕,急忙拄着木杖下跪叩头起来,那个被他拉跪下的孩子却是感激的看着那个穿黑衣的军人时,对手中花花绿绿的纸票似乎还有些不太相信。
孩子感激的目光中混杂着的崇拜和那目中的疑惑,让程力立即意识到,这里的百姓恐怕还没见过银元券,于是连忙从口袋中取出一块银元,这银元是打扫战场时的战利品,换成纸币反而更轻松些。
“来,给你拿着这个,”
看着那银元的时候,不过只有十岁的少年,连忙摆着手说道。
“军爷,要,要不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