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帝国的朝阳 > 第23部分(第2页)

第23部分(第2页)

“似有些许风险,但若欲行以禁烟,亦只能如此了。”

是的,只能如此了,若是想真心禁烟,唐子然就只能这么做,毕竟包商制漏洞太多,其所谓禁烟,又于朝廷现在的“寓禁于征”有何区别。

“包商制,与其说是为了禁烟,倒不是说是为了……”

为了敛财!

这才是包商制的真相,就如同官盐包商一般,为的不过只是征缴盐税,只不过,按唐子然的说法却是为了“引蛇出洞”,为了他日能取嫡烟行,进而垄断全省烟土购进,同样也是为了扫清烟馆,以建立完全受禁烟局监管的特许商,从而逐步消除烟毒!

“全省数万烟馆,若一意查禁,恐引发民乱!”

张之洞一言道出自己的忧心之处,相比于三级特许商,在见识了“包商”的效果之后,他反倒更乐意维持现状,相比于现在行馆无扰亦能入银数百万两,他自然不愿再行以冒险了。

“可,香涛,若是维持包商,恐与禁烟初衷相违!”

张之洞的话,让桑治平心底暗叫不妙,看样子,现在香涛也是暗生顾虑啊!

“可如若因此引发民乱,恐届时老夫亦无法保住他唐子然啊!”

张之洞的长叹声传入桑治平的耳中,只让他的心头一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岂能不懂,隐隐猜出了他的想法,就在桑治平思索着如何应对时,却听张之洞问道。

“子然近日怎么没见他?他在忙什么?”

(新书上传中,还望大家继续支持无语,求推荐、求收藏!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

第39章 洋操

忙!

忙的晕头转向!

现在唐浩然甚至有一种忙的脚不离地的感觉,原因很简单——总办不好为!

就在第一笔烟款从各烟馆收来的同时,海关代招的50名局员尚需要等到出了正月十五方才会从各地前往武昌,至于原定于湖北本省招聘的500名禁烟员,虽说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是公开招聘仍需等到出了正月,毕竟,谁都要过年。

现在禁烟局表面上看起来还是那个禁烟局,可实际上,却变成一家工厂,没错,就是一家工厂——在曾经的土木营房间空地上,临时搭起了一间间草棚,草棚里一口口煮药的大锅和忙碌的工人,这里变成了一座大型烟坊,坊里的工人自然是从烟坊中抓拿的烟师和帮工,甚至就连同制药的大锅、铁板之类的设备,亦是从烟坊中查抄过来的。

现在禁烟局正是依靠着这些烟师、帮工,制造出第一批带着禁烟局标签的熟土,为禁烟局带来近五十万两的收益——可是一笔无本生意。

虽说那日与各烟馆商讨几个小时后,唐浩然大方的把从烟坊中抄来的烟土都“归还”原主,但却是折价后由原主“借予”禁烟局,而且给了年息八厘的高息,可这有借却不见得有还,借期定的是两年,可两年后那些人没准早都被打入大牢了,这钱自然不用还了。

虽说现在烟局是不用为银子犯愁,但随着三镇烟馆包卖的推行,唐浩然却日益忙了起来,再不见往日轻闲——几百家烟馆的供货,熟土生产的管理,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特警的训练。

解决了经费问题后,唐浩然自然便把招募“特警”的事情当成了头等大事,与招聘局员、禁烟员还需要面试、考试不同,“特警”招聘反倒简单些,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按照招特警的规矩,吸烟者自然淘汰,力不能举两担者亦是淘汰,虽说条件苛刻,但在5两厚饷的诱惑下,不单三镇流民纷纷应募,其中亦有不少良家子弟。不过只是几天功夫,800人的“特警”便已经招足了第一批400人。

人有了,训练自然要开始。

只是训练并没有像唐浩然想象的那么简单,虽说训练是由总督衙门亲兵营都司的张彪派来的十名亲兵,实际上也就是过去张之洞在广武军练出的下级军官负责,这些人倒不愧是广本军中的精锐,不过只用了十天的功夫,便将四百名原本如就牧场里的羊群一般,乱蓬蓬的站在那,连最起码的队列也列不好的“特警”,操练的也有了几分模样,至少会列队了。

可瞧着那在禁烟局院内曾经的校场似模似样的操习着“洋操”,穿着一身官衣的唐浩然却总是有一种错愕感。

“Squad–Fallin!”

恰在这时,其中一队的队官一声英语口令,再次让唐浩然心头一震。

英语!

没错,就是英语!这些人竟然用英语下达口令!这就是所谓的习洋操!

尽管已过十日,但唐浩然还是无法接受亲兵官们用英语下达口令的习惯,可他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听到他们向士兵解释英语口令时,在他的错愕与不解中听到的张彪还得意洋洋的对他解释着,这是袭自淮军的规矩,兵用洋枪洋炮,操典亦用西式,这口令自然也袭用英语,即便是广武军是用德国教官操练,那口令用的也是英语,广武军的根子毕竟也是淮军出来的。

“Bequick!”

在队官的督促声中,唐浩然看到那队官一边喊着“Bequick!”一边用棍子敲打着那些穿着黑布棉袄号服的士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