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使得万年船,溜边走不出丑。
这大殿内的结构可谓匠心独到,并不是空旷的一览无遗,而是半封闭似的,一间间类似屏风的隔断,既不显得拥挤,又不会让人感觉空旷,浑然天成。
墙壁上的长明灯彼此之间,上下相距一米左右,而每四个烛光之间,都有一副七彩纷呈的壁画,飞禽走兽,鸟语花香,无所不有。
可心指着一幅图笑道:“你们看,那人好像是在做饭!”
几个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一个身着轻盈长袍的男子,三缕长须,头顶绽光,左右拿着一个好像灵芝的东西,而身前则是一圆形三足鼎。
壁画栩栩如生,三足鼎上冒着阵阵青烟,其下火焰蒸蒸,男子另一只手则解开了圆鼎,似乎要把手里的东西扔进去。
云崖暖估摸着,这不是做饭就是熬药,不过看这人一脸的惬意享受,估计做饭的可能性大一些,他不由得有些想笑,这么古老的石塔,里面的壁画,竟然会有做饭的画面。
按照他的了解,一般塔内壁画,多是神仙仙境一类的描述,如此有生活气息的壁画,还是上古壁画,诚然难得。
然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可心指着另外一幅画,说道:“你们快看,那个人应该是在泡茶,啧啧,真会享受啊!”
云崖暖也被这些壁画弄得有些发蒙,急忙挨个看下去,这一看好吗,种菜的,养殖的,织布的,画画的,酿酒的,应有尽有,乍一看,根本就是天工开物版清明上河图。
但是,很快他们就品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那就是每幅画中人物的气质。似乎他们都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虽然做的是红尘事,但是偏偏让你觉得,一切超然于物外,仙气冉冉,超凡脱俗。
几个人虽然还没把这些壁画看完一半,但是这种由内而外的感触,已经让他们不知为何,有些自惭形秽。
“为什么?为什么这些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在这壁画上看起来,如此的美妙?”戴安娜摇着头感叹道。
可心脸放光明,面容端庄却不严肃,好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声音轻轻道:“这壁画上所示,想来应该是三千大道。。。。。。”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千大道2
“三”在道教里是一个变化的数字,代表不确切数,三千大道是只是一概称,表示法门很多,不可计数的意思,只要是可以得道,都是道法之一。每人都有每人的道。所谓道法三千、条条通大道,终点都是天道。道法三千,代表是很多,不可能计数。
这个概念在佛教里有提到,但是更多以三千世界来表示,皆以须弥山为世界中心,也为道之所归。宽广度比道教要宏达,包容性也比较强一些,但是细微处却是道教更胜一筹。
有个君子之交是学佛之人,所谓学佛,就是研究佛经中的各种道理,从内到外,从心到物。不烧香不拜佛,只是研读研究。
曾问过她,大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她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说:
“纵横上下,无穷角度来看,大千世界都是一个螺旋的星云状,无数星球就是那微不可见的白雾,无数生命就在芥子之中,有曲无直无捷径。”
在大千世界上面的回答,她是很科幻的。
后来又问她,那佛徒修行,与这大千世界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次她的回答很神话也很玄幻,她说:
“佛讲轮回,草木一枯一荣,人之一生一死。草木枯荣留下种子,人的生死也一样有自己的果实。修行的好了,更进一步,离须弥越来越近处生根发芽。修行的不好了,退上一步,与更远处生根发芽。无数世修行轮回,最终到达须弥山上,也就达到永恒了,一生一死,一段旅程。
所以佛徒不畏死,也不敢求死。不畏死,是因为那是归处,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不敢求死,是因为此生花未开,果未熟,来生不好生根发芽。”
她的说法,用大千世界即为宇宙的观念,道出来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这无法证实,毕竟人类看不见。这是题外话,引用她的说法,不过是希望观者以这种科幻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这塔内惟妙惟肖的壁画,尽皆是人生常见,行走坐卧,吃喝拉撒。
但是,你偏偏看不到一丝烟火气。画中之人,一个个飘飘欲仙,似超然物外。虽然做着柴米油盐的活计,却让人有见阳春白雪,泼墨山水的心感。
可心一句三千大道,却正是说出了其中的奥妙,这些人在行道,无论所做何事,都在道理之中,所以才能产生这样的感觉。
小丫头慢慢沿着壁画行走,继续说道:“这里的文明,完全不同于一路走来所见,没有类似外星科技,也没有三头六臂九头蛇身,所以猜想这是完全不同于之前所见那些壁画作俑者的族群。”
云崖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说道:“还是这里看着舒服一些,毕竟都人模人样的,不人。不过怎么无论男女,脑袋上都长着一朵花啊?太娘气。”
可心笑道:“那些似花非花的图案,都是透明虚影,应该是刻画的人,抽象画上去的,我估计应该是代表着一种精神境界,这个族群的精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