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汽车超级读本-3 > 第224部分(第2页)

第224部分(第2页)

再这样“维护”下去,即使再给二十年又能如何?国人盼了几十年的“争气车”,依然连影子也没有。相反,倒是曾经高高飘扬的“红旗”,就这么眼睁睁地将被深深尘封了。

3、真的“鼓励轿车进家门”了吗?

如果笔者没记错的话,2001年的“十一五规划”应该有这样一句话:鼓励轿车进入家庭。

就是为了这句话,夏利在2002年带头冲锋陷阵,刮起了“夏利风暴”,奇瑞、吉利们也纷纷“揭竿而起”,前呼后应。谁也顾不上仔细分析这场“保卫战”的前景如何。

可事实上,它们都错了。

车市的春天并没有到来,老天也没有下什么滋润雨露。

正相反,迎接它们的是里应外合的围追堵截,陷阱迷魂阵。门坎越来越高,框框越来越紧,呼吸越来越急,生存越来越难。

最后,那曾经的勇士——夏利,更惨遭“分尸”酷刑。

政策的“鼓励性”不言而喻。

所以有学者预言:圈了股市圈楼市,圈了楼市圈车市。倒真不幸言中了。

然而,时至今日,恐怕有良知的国人仍然会扪心自问:难道夏利、奇瑞们真的做错了吗?

4、也说“购置税”

说起购置税,现在仍然有人为它辩解,说这是“让富人多做贡献”。

真的如此吗?

否。事实正如一些清醒的专家所言,它“捆不住富人,却困住了穷人”。它的“穷富一刀切”,无疑是铺平了20万元以上公车、商车的“奢侈路”,堵住了20万元以下家用车的“平民路”。

此外,这个税种的立项和税率依据,也是很令人恐怖的。

据媒体披露,它的依据竟然是“车辆购置附加费10%的费率是在1985年的条件下制订的,(而当时的政策仍在限制汽车消费)”,“车辆购置税税率的制订。。。。。。是直接“搬”来了交通部原来的费率,因为如果在原费率的基础上向下调整交通部不干,有所增加消费者又不干,所以税务总局只好维持原状,两不得罪。”“交通部(每年)的200多亿款项必须保证。”

它来得既然如此容易,而使用监管又是那么不透明,所以有人感叹:难怪会有那么多的“厅官”会“前腐后继”,乐此不疲了。

再说,此税与“个人所得税”“路桥费”“关税”等构成多重征收,恐怕也是个大问题。

以工薪族来说,挣的几个血汗钱,在装进口袋前已经被征收了不低的“所得税”,然后省吃省穿好不容易把这些上过税的钱攒够。可当我们去选好一辆梦寐以求的“经济型车”时,还不得不为此又再次缴纳高达10%的所谓“购置税”,而且还要不停地为此支付“路桥费”等费用。

因此,有不少专家认为,此税是“于心何忍、于情何堪、于理不通、于法不公”。

若真要“限富”,就该“分级定税”,不该如此“一刀切”。

5、再看“降价”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至今仍然流行着一种风俗,那就是“哭嫁”:大姑娘出嫁,本来心里欢喜得要命,却偏得要哭得死去活来,借此表明自己实在是被逼迫才不得不出嫁的。

车商们的“降价”,与“哭嫁”非常神似:稍微“降”那么一点点,就要挂出一幅痛不欲生的样子来,似乎已经活不下去了。其实这种“哭”,一方面,的确是有点心痛,毕竟是减少了收入,但更多的恐怕是“哭”给已经买了他们产品的消费者看:您可别怨我昨天榨了您啊,我也这么惨哪。其实呢,心里偷着乐。

可以说,“降价”是任何一种规模化商品的必经之路,只不过是价格向价值回归而已。就国内车市而言,许多“爷爷辈”的生产线产品,维持了这么长久的“儿孙辈”暴利,早就该回归了,何“哭”之有?

再看车商们的“降价”表演,就更是让人不得不叹服。

一是所谓“大降”的“指导价”,往往明显高过实际市场价。比如今年5月,某著名车商的所谓“05价”,其低端车型明明跌落得最厉害,但“标价”却反而纹丝不动,还要弄出一阵一阵的“喝彩声”,真的十分搞笑。

二是表面上大家手拉手搞所谓“价格联盟”,暗地里却你争我夺,悄悄拼抢市场占有率,“看似弟兄好,实际都下套”,也正是“商场如战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